第十七章 武昌起义后的外交活动

(1/23)
面对日益高涨的民主革命洪流,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灭亡的命运,推行了“预备立宪”的骗局。1905年7月2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
清政府先在7月16日诏命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又在8月14日续派商部右丞绍英等五位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当时,保定师范学堂的学生、反清志士吴樾闻知此事,认为这是清政府对人民的欺骗,便设计谋杀五位大臣。9月24日,当五大臣在前门车站登上专车时,吴樾穿着自己买的一套无顶红缨官服乔装官方仆从,怀揣炸弹,登上专车。正要投掷炸弹时,因机车与列车接轴受震动,炸弹引发,不幸殉难,[1]
 五位大臣中仅绍英和载泽受轻伤。清政府改派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与载泽、端方、戴鸿慈出洋考察,12月2日启程。
1906年7月17日,孙中山在英属马来联邦森美兰州首府芙蓉(今译塞伦班)与华侨座谈时,揭露清政府的假维新骗局,指出:“近一二年来,内外赞成革命者大不乏人,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彼满虏处此,万不能与革命风潮相抗拒,而不能守一成不变之成法,以保子孙帝王之业,乃始下诏维新,以觇汉人之志向。继则公然宣布立宪,预备九年之国会,为笼络人心之手段,实假立宪之美名,以实行中央集权。”[2]
 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9年。革命派认为这是伪立宪,是对人民的欺骗,但国内的改良派和国外的保皇派却对此欣喜若狂。他们遥相呼应,竭力鼓吹君主立宪以达到反对革命的目的。各省的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和地方官绅相继成立起“预备立宪公会”、“宪政筹备会”等团体。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将保皇会改称“国民宪政会”。不久,又改称“帝国宪政会”。他们因而被人们称为立宪派。
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1910年,在北京设立由钦定议员和“民选”议员组成的资政院。1911年,撤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庆亲王奕勖为内阁总理大臣。13个阁员中,满族贵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人称皇族内阁。清政府所谓预备立宪的欺骗性由此可见一斑。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给帝国主义4亿5千万两银子的巨额赔款分摊到各省,大小官吏乘机勒索,新旧捐税层出不穷,人民不堪其苦。从1909年到1910年,全国各地出现的饥民抢米、抗捐抗税斗争风潮达4百多起。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