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就任临时大总统 组织共和国政府

(1/27)
在国内一再电促回国的情况下,孙中山于1911年11月24日,从法国马赛港乘轮回国。29日,抵埃及塞得港,当天,致电上海《民立报》,通知行程,其电文:“《民立报》鉴:文于今日(初九)到波特塞得(苏伊士河口之埠)。明日(初十)可离苏伊士入红海。三号(十三)可至亚丁。九号(十九)可至科伦坡(锡兰岛南端),于抵曼给换船。十四号可至槟榔屿。十六号(二十六)可至新加坡。二十二号(冬月初二——应是初三。作者)可至香港。孙文。”
孙中山提前一天于12月15日到新加坡。当晚在晚晴园会见南洋同盟会长邓泽如,新加坡同盟会正副会长陈楚楠、张永福,交际干事林义顺,同盟会员兼福建保安会长陈嘉庚。
陈嘉庚,原籍福建同安县人。在新加坡营橡胶种植、罐头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11月,部分同盟会员与福建会馆负责人在新加坡天福宫开会,成立福建保安会,以支持福建军政府维持地方治安,他被选为会长。
孙中山问陈嘉庚:“为福建军政府筹了多少钱?”陈说:“一个月来已经汇出20万元。”孙中山听了很惊异,称赞他十分能干。又问他说:“这次我回国组织中华民国政府如果需款项,能否帮助筹款?”陈问:“需要多少?”孙中山说:“如果十多天的时间,估计可以筹到多少?”陈答:“5万元。”
14天后,孙中山准备从上海到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织政府时,需要大笔款项。他向新加坡同盟会同志拍电,陈嘉庚接电后,立即电汇了5万元给孙中山。[1]
孙中山这次到新加坡是最后一次,也是陈嘉庚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见到孙中山。
陈嘉庚对孙中山十分敬佩,他领导的南侨筹账会每次召开大会,主席台上,必挂孙中山像,并在上面写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2]
 12月21日,孙中山乘英国地云夏号邮轮到香港,上午9时船停码头。广东都督胡汉民,财政部副部长廖仲恺,还有谢良牧等乘小船登轮谒见,随后同盟会员李纪堂、陈少白、容星桥等也乘小船至邮轮晤谈。10时,偕胡汉民等移坐来港迎接的江固号兵轮。香港政府派暗探多人保护。
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香港船上的留影。
胡汉民、廖仲恺劝孙先生留在广东,不去上海。他们认为孙中山若到上海,各省必举为总统,“然无一兵一卒以供指挥,徒拥一虚名,于事无济”。胡汉民又说:“满洲政府人心已尽去,惟尚有北洋数镇兵力未打破,故得延其残喘。袁世凯实叵测,持两端,但所恃亦只此数万兵力。此种势力未扫除,即革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