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历史性的错误——让位于袁世凯

(1/12)
孙中山回国所面临的,不是革命党人及其率领下的革命军对清政府反动势力继续作战;而是一个挂着各省军政府代表联合会牌子、鱼龙混杂的政治集团正在与北方实力派反动大官僚袁世凯进行政治交易——南北议和的局面。孙中山刚回国时,颇不以议和为然,曾坚定地表示:“革命目的不达,无和议可言。”在革命实力的准备上,由美洲回国途经英国时,已和伦敦四国银行团商谈革命政府借款问题。孙中山认为:“袁世凯是个巨奸大憝,把建立民国的大任付托给他,是靠不住的。我们革命党,应该有勇气、有决心率领南方起义将士,继续战斗,趁此全国人心倾向革命的时候,必然胜利可期。此时多费些气力,扫除障碍,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家,将是事半功倍的。”[1]
 可是,孙中山的主张遭到了当时革命党内外和临时政府上层集团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和非难。
汪精卫是主张让位袁世凯闹的最厉害的人,他甚至攻击孙中山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先生如果不让,人家要说先生争地位权利!”[2]
 并且和一部分人发表宣言,提出“五不主义”(不做官,不做议员,不纳妾,不吸烟,不饮酒)来促使孙中山放下政权。[3]
 当孙中山就任临时总统不久,黄兴也曾把苏浙沪联军代表顾忠琛和北方代表廖宇春于年前12月20日在上海签订的和约五条,拿给孙中山看,其中有一条就是“先推覆清政府者(即指如袁世凯推倒清室),为大总统”,并且对孙中山说:“我们一定实践诺言。”[4]
主张继续北伐的孙中山,由于首先受到同盟会党人的反对,他在临时政府中被孤立起来了。这时,孙中山的心情是很郁闷的,当时有人向他祝贺说:“我辈夙昔志愿竟成事实矣,何等痛快!”孙中山皱着额头说:“何来痛快?直苦恼耳!”[5]
 后来他在给南洋同志的信中说:“如南京政府之际,弟忝为总统,乃同木偶。一切皆不由弟主张。”[6]
以上情节,都是当时与孙中山在一起工作的革命党人的回忆,是可信的。说明孙中山主张北伐,不愿与袁妥协。但历史又有记录告诉我们,孙中山就任总统的第二天,1912年1月2日,曾致电袁世凯,表示“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并说:“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推功让能,自是公论。”这份电报表明,孙中山回国之后,也受到以黄兴为首的“拥袁”思潮的影响,在主张北伐的同时,已有了妥协的成份。
孙中山与南方议和代表团秘书张竞生一次谈话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