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吕后专政

(1/7)
正式称制以后,吕太后认为吕氏一党已取得绝对优势,便欲晋封诸吕氏为王,以确定刘氏、吕氏共享政权的情势。
欲求安全,先让吕后安心
刘盈去世时,吕太后虽依礼制表示痛哭,但却显得心不在焉,掉不出眼泪来。
张良的幼子张辟强,为侍中,年15岁,却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他立刻告诉右丞相王陵。
王陵既非诸侯,也非刘邦的班底。在汉王朝初期的功臣中,他算是比较独立的。
不过王陵曾由项羽手中救出刘邦一家人,包括太公和吕后,所以深得刘邦和吕后的尊重。
王陵个性耿直,讲义气,话又多,谁也不怕得罪,是朝廷中有名的血性汉子。因此,刘邦遗言在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丞相之位。
由于王陵处理政事可能较无经验,而且应变智慧较差,刘邦乃嘱咐由善于智谋的陈平协助之。曹参去世后,刘盈便以王陵为职位较高的右丞相,而以陈平为左丞相。
张辟强对王陵表示:
“太后独有孝惠皇帝(刘盈谥号)这位独生子,如今崩逝,虽哭之却没有悲意,君相知道为什么吗?”
王陵坦白表示不知道。
张辟强道:
“先帝没有年纪够大的儿子,因此太后担心继承人合法性不足,会遭到大臣们的刁难,心中不安,没有时间沉浸于丧子的哀痛中,这可能会危及您等大臣和国家安全的。君相不如主动讨好她,请拜封吕台、吕产、吕禄等为将,负责禁卫军团的南北军,让吕氏一党能入宫用事,如此吕太后才能心安,君相等也才能免于祸害。”
王陵觉得有道理,立刻和陈平等商量,陈平和太尉周勃也都表同意。王陵便立刻依张辟强计划,呈请吕太后重用吕氏一党。
如此果然解决了太后心中的忧虑,太后也才为地为孝惠帝哀悼而痛哭了。
惠帝生前,吕太后便令张皇后取他人之子让养之,并杀害其母亲,以此子为太子。
惠帝崩逝后,太子即皇帝位,是为少帝,由于年纪尚小,由吕太后临朝称制。
反对吕氏封王,王陵罢职
正式称制以后,吕太后让为吕氏一党已取得绝对优势,便欲晋封诸吕氏为王,以确定刘氏、吕氏共享政权的情势。
她将这个意见,询问右丞相王陵时,却碰了一个硬钉子。
王陵非常不赞成地表示:
“高皇帝在世时,曾刑白马和诸大臣、将领盟誓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太后要晋封诸吕氏,是违反高皇帝盟约的。”
吕太后非常不高兴,但面对王陵,她倒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请教于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想不到,陈平和周勃竟然表示:
“高皇帝平定天下时,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称制,封诸吕子弟为王,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