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曲水流觞的游戏

(1/9)
唐帝国从武德元年建立,至贞观六年,已经整整走过十五个年头了。这一时期,它如一轮初升的红日,蒸蒸日上,临近中天。武德年间,唐王朝的主要任务是削平区宇,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不可能把重点放在如何治理国家上。唐高祖李渊虽然提出过“安人欲静”的治国方略,然而在武德七年以前,统一战争频繁,就全国范围来说,百姓尚未获得休养的机会。以后的三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进入白热化状态,国家照旧无法安静下来。李世民继承皇位后,提出了“安人理国”的四项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他鉴于隋亡于虐民的教训,谆谆告诫臣僚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全国大力推行均田,奖励垦荒,劝课农桑,推广良种和先进耕作技术,不夺农时,设置义仓,兴修水利。几年时间,初见成效,扭转了社会凋敝的局面。关中农业丰收,流散的人口纷纷返乡,广大的山东地区(崤山以东,即今河北)也改变了昔日的残破面貌。
贞观六年正月,满朝文武百官联名上疏,奏请李世民前往泰山封禅。在泰山上添土祭祀天神称“封”,在梁父山下辟场祭祀地神称“禅”。李世民心中甚是得意,但是以隋亡于扰民废业为鉴戒,他警惕自己务必“抚民以静”,生怕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于是借故推脱道:
“你们都把登泰山封禅当作帝王的盛举,朕却不以为然。如果社会安定,家家户户衣食丰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损害?从前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难道汉文帝的功德业绩就不如秦始皇?况且祭祀天地神灵,又何必去攀登泰山的顶峰,才算表现了自己的诚心实意?”
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朝中大臣也多有赞同者。房玄龄奏道:“既然当年秦始皇、汉武帝都登临泰山祷告上天,刻石记功。陛下文治武功远胜他们,今日行封禅大礼,臣以为当之无愧。”
李世民的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准备接受。可是魏征坚定不移,依然竭力反对。李世民皱着眉头怔了好久,不解地问道:
“你不愿意朕去泰山封禅,是不是因为我的功劳不够高?”
魏征对答说:“陛下功高盖世。”
“德行还不够?”
“足够。”
“国家没有安定?”
“江山一统,国泰民安。”
“四方蛮夷还没有归附?”
“归附了。”
“年成不好?”
“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祥瑞吉兆还没有呈现?”
“已经呈现。”
李世民鼻翼抽动:“那么,朕为什么还不能封禅?”
魏征仰着面孔,顽强而固执地坚持说:“陛下在上述六项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