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

(1/3)
     1946年夏,邓稼先受聘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回到阔别六年的北平。他用自己一个月的全部工资给父亲买了两坛茅台酒和两条上等香烟,他一回到家就紧紧地拥抱着母亲,好象瞬间返还到童年时代,这种返还显示着心灵的纯洁。邓稼先赞赏别人爱用“pure”(纯洁),这是他特别欣赏和终生追求的道德境界,所以吴鸣锵就把他称为“pure”。 
     回家后第二天,邓稼先便骑着自行车找老同学们去了。他寻访旧地和寻访故友,都有一种久别后的关切之情涌动于心。一次他从北京图书馆回来,带着深感安慰的感情对弟弟槜先说:“图书馆还是那么窗明几净,鸦雀无声,自来水龙头和以前一样还可以喝水,真舒服呀!”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又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学生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邓稼先始终积极参加这些运动,并在北京大学讲助会里勤恳忠诚地工作着,他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了。 
     这个时期,他读了毛主席的 《新民主义论》等许多著作,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他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定会成功,一个崭新的中国必将诞生。如何给新中国做奉献呢?他觉得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物理学根底。 
     1947年,邓稼先顺利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 
     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邓稼先无意中碰到了北大物理系二年级的于敏,两人并不相识,却聊得很投机,无所不谈,一直聊到深夜。他们没有想到,20年后,他们俩合作提出了“邓—于方案”,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在理论设计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8年秋,邓稼先受杨武之教授之托,与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结伴乘船,飘洋过海到美国去。临行前,一位对他思想帮助很大的袁永厚同志要他留在北平迎接解放,但是他明确地回答说:“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 
     1948年10月,邓稼先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读物理系。学校位于芝加哥南边约100英里的小城拉菲亚得,这里是一片草原, 树木少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