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是什么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他,因为他的名字叫邓稼先)

发布:2022-11-21 04:00:32

有人说,大海正是因为把自己放在了世界的最低点,所以才拥有了托起整个世界的重量。“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大海,隐姓埋名28年,呕心沥血支撑起中国核弹国防。他的事迹很多人都讲过,也许你已经很熟悉了,但我认为仍有必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

因为,英雄可以战死,但不能被遗忘。

01

邓稼先,生于1924年,安徽怀宁县人。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理论设计主要负责人,被称为“两弹元勋”。

说起邓稼先,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杨振宁。两家是世交,在邓稼先转学到北京崇德中学后,杨振宁成了比邓稼先大两届的学长。在杨振宁的帮助下,邓稼先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提高很快。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日本侵略者规定,凡是遇到日本士兵,中国人都要鞠躬致礼,这让邓稼先出离愤怒。他会故意绕几个路口,也不愿向日本人低头。面对凌弱的祖国,父亲叮嘱他“一定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北平沦陷后,邓稼先被迫与姐姐一同南下昆明避难。1941年,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西南联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特别是物理系,云集了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知名物理学教授。恰好,杨振宁也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有了名师和好友的提携,邓稼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的课程。

此时的邓稼先已经成长为一个20岁的爱国青年,他在刻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爱国运动,并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

1946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的邓稼先被北大物理系聘为助教,回到了阔别六年的北平。在北大教学期间,邓稼先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许鹿希,他未来的妻子;另一个是于敏,研制原子弹和氢弹重要的事业伙伴。

在他的心中,始终回响着父亲当初和他说过的话——“学科学对国家有用”。他决定留学美国,在通过考试后,经由上海,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出发之前,有人劝他留在祖国,因为中国的天快要亮了。邓稼先知道祖国积贫积弱已久,“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后一定回来。”

在美国,邓稼先进入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就读。普渡大学物理系久负盛名,中国国内有着“清华认麻省,交大认普渡”的说法。

荒凉的学校风光、中美之间巨大的科技鸿沟,让邓稼先心无旁骛,集中研究物理学。在博士论文中,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锁定为核物理。

1950年8月20日,26岁的邓稼先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导师希望他能够跟随自己去英国进行深造,而他在9天后便收拾行李返回中国,那个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当初自己的承诺。

于敏曾高度评价邓稼先的行为,并给诸多留学生提出期望:“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给国家做点事情。”

02

一路辗转,邓稼先回到了北京。他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期间,与许鹿希结婚生子,度过了8年时光。

1958年8月,对于34岁的邓稼先和家人来讲,生命的转折到来了。

当时,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核威胁。要反对原子弹,自己必须要有原子弹。陈毅元帅曾说过:“中国人就是没有裤子穿,也要造出原子弹。”国家决定发展核武器,得到了苏联支持,那么,谁来做牵头人呢?经过全面考虑,邓稼先成为第一人选。

著名科学家、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负责谈话,他对邓稼先讲,中国要搞一个大炮仗,这个工作交给你了。

“大炮仗”就是原子弹。

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妻子许鹿希发现邓稼先好似变了一个人,每天心事重重,睡不安稳,想问却不敢问。邓稼先明白,自从接下这个特殊任务,便成了绝缘体,隐姓埋名,做什么,去哪里,一概不能透露,即便是至亲也不能说。

他只是对许鹿希说,我要调动工作了,什么都不能说,连信箱都不能留。望着不舍的妻子,邓稼先愧疚自己无法照顾家庭,严肃地讲:“如果我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许鹿希隐隐觉得丈夫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事可能与国家利益有关,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

从此以后,邓稼先开始了28年的隐姓埋名岁月,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消失了。

邓稼先从首都北京,来到了荒凉的戈壁滩,与世隔绝,忍受着艰苦的物质条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冒着被辐射污染的危险……

中国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邓稼先就参加了32次,有15次作为现场总指挥。起初,苏联专家参与帮助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但后来撕毁协议中断支援。在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后,有谣言称有美国人参与了研制。

杨振宁特意写信向邓稼先求证,中国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外国人的帮忙?邓稼先很严谨地回复他,“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杨振宁拿到回信看见这句话,热泪盈眶。

这一路,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美国当初研制原子弹的小组里,有1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的研制团队,条件很差,有许多临时抽调的大学生,甚至不是物理专业。作为理论工作的带头人,邓稼先起初要亲自讲课。他带领团队查阅了大量书籍,慢慢地选定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

苏联专家曾经给出一个关键数据,工作团队反复计算和实验,总是对不上,这让邓稼先压力倍增。

有人发现邓稼先经常愣神,便劝他不要骑自行车,以免撞人。果不其然,有一次脑子里想着计算,连人带车摔进了水沟。

为了验证苏联专家数据准确性,邓稼先团队使用最原始的算盘和手摇计算机,整整算了9遍,计算结果用麻袋装满,从地面堆到屋顶,结果证明苏联专家的数值是错的,很有可能是随口说出的。华罗庚曾评价这些计算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暑去寒来,邓稼先团队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用最笨的方法,终于找到了原子弹设计的蓝图。

中国人的原子梦快要实现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罗布泊上空升起的巨大蘑菇云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随后,邓稼先与于敏等科学家又成功研制出氢弹,中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比起其他核大国,我国两弹的研制成功的间隔时间是最短的。

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爆炸,改变了中国的地位。在国外的华人切实的感受到了原子弹爆炸前后的不同。在南非,由于种族歧视严重,公共汽车上,只有白色人种可以做前排,华人和黑人只能坐在后排。当一位华人仍像平时那样坐在后排时,司机大声招呼:“你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坐到前排来!”

03

在日复一日的紧张工作中,邓稼先总是身先士卒,实验一旦出现问题,他必须稳定军心。在零下三十度的茫茫戈壁,一次次坐着吉普车实地排除故障,保证核试验的进行。

对于核弹研制的工作人员来讲,当年防护设备条件有限,每天都冒着被辐射的危险,这在他们看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戏称“吃剂量”,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误。

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中,飞机空投下的氢弹没有爆炸。核弹哪儿去了?这场严重的实验事故,让第一负责人邓稼先心急如焚。

一百多名防化兵被派出去搜索,毫无所获。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怎样的灾难。

邓稼先不顾旁人劝阻,只身前往爆炸地点寻找。五十多岁的邓稼先,最终发现了核弹,经过分析,降落伞没有打开,导致了氢弹没有爆炸。但他自己却受到致命的伤害,放射性鈈进入了他的身体。1克重鈈就足以毒死100万只鸽子,何况一个人?

鈈让他的身体衰老的很快,得了癌症。

许鹿希女士在其所著回忆录《邓稼先图片传略》中还原了这段沉痛的历史:“1986年,邓稼先由于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渗血,已经达到无法救治的地步。因为早些年我们没有基本条件对身体采取保护,邓稼先作为总指挥,曾在沙漠里寻找没有爆炸的核弹,找到后用双手把裸弹抱了回来。”

04

邓稼先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奋斗,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却说:“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部分应该做的工作,只能做一个代表而已。”

1986年6月,隐形埋名28年的邓稼先一夜之间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两弹元勋的事迹。

生病之后,邓稼先的头发白了,身体的疼痛让他坐卧不宁。止痛药从每天一支,发展到每小时一支。

仅仅一个多月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全身大出血与世长辞,临终遗言:死而无憾,终年62岁。

杨振宁在痛失挚友后给许鹿希女士发去唁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许鹿希和杨振宁说过,我们国家研制原子弹相比其他国家花费的资金少了很多。杨振宁摇摇头,轻声叹道:若搭上科学家的性命来看,就不能这样计算了。

在邓稼先去世10年后,他的祖籍安徽安庆,落成了一座邓稼先的铜像。当地人有个习惯,“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离家之前便由父母领着到邓稼先铜像前合影,作为一种标志,鼓励年轻人在学业上攀登高峰。”

1999年9月18日,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1年4月,邓稼先与老子、孔子、屈原、鲁迅、郭沫若、华罗庚等39位中华历史上杰出人士一起,被评为“中华文化名人”,其铜像被永久伫立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供人瞻仰。

有一些大学生看了邓稼先的经历后说:“这是个傻子,太傻了!要是留在国外,不知能挣多少大钱,也不会这么早死了!”

邓稼先从来不在乎个人得失,甚至只获得20元奖金,但以他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令人十分钦佩和感动。他用一生兑现了父亲的叮嘱“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为祖国写下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希望诸君努力,“不要让别人把我们拉的太远”。

没有邓稼先等先辈的负重前行,哪里有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

他不是“傻子”,而是脊梁!

向两弹元勋邓稼先致敬!向千千万万为祖国强大默默奋斗的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