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戒色(千古完人曾国藩是如何戒色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发布:2022-11-24 22:00:48

全国解放前夕,当解放军占领总统府的时候,已经撤离的蒋介石的桌子上还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本《曾文正公家书》。熟悉蒋介石的人都知道,晚清名臣曾国藩是蒋介石最敬仰的人。将他称为大清朝最后的“肱股之臣”,他是当之无愧的。在摇摇欲坠的晚清,内忧外患,强邻环伺,曾国藩凭一己之力为大清朝续命,死后谥号定为所有古代文人最尊崇的“文正”二字。

其实,年轻时的曾国藩刚进入京城为官的时候,也有过一段放任自由的时光。京城的繁华让他眼界大开,京城的名门权贵每日的交游宴饮也让他好不惬意。等到而立之年时,曾国藩幡然悔悟,不愿自己再如此沉沦,而是给自己立下了“学作圣人”的誓言。

既然要“学作圣人”,自然是要像圣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曾国藩自省之后,发现自己身上有几点缺点急需改正。首先就是他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浮躁。性情浮躁,凡事沉不住气、坐不住,自然是要误了大事的。

因此曾国藩将其定为自己最大的,也是最急迫要改正的。其次是他意识到自己态度傲慢,常常目中无人,自以为尊。如此必然要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形象,自然也需要改正。最后,曾国藩还觉得自己不够真诚,与人交流时常常言不由衷。诚信是圣人要求的立人之本,自然也需要改正。

这些问题,曾国藩只要加以注意,自然是可以迅速纠正过来。不过,这些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接着曾国藩继续反省自己,这一次他又发现了自己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好色”。不难理解,刚入而立之年,血气方刚,要戒色,只怕不是那么容易。不过,既然下定了决心要学做圣人,当然再难也要尽力去做。

孟子曾说“食色性也”,好色乃是人类的本性,想要逆本性而为之,是非常不容易的。曾国藩感到自己必须要学会克制。有人说,“万恶淫为首”,看来这个问题确实不小。纵欲一方面影响人体健康,严重了还会导致人生成败,其中的关键之处自然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曾国藩决定修身养性,严格要求自己。

有很多人将曾国藩誉为“千古完人”。然而其实在这之前,曾国藩曾经坦诚说过自己“喜色”。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超脱于常人,成为一位接近圣人的人呢?曾国藩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将自己每次犯错误的时候都给记录下来。日常拿出来翻看,好提醒自己时刻注意。

曾国藩的妻子欧阳氏向来身体不好,时常服药。有一次,曾国藩与进士同学团拜,所拜之家是一户富贵人家。在那个时候的有钱人家,当然是姬妾如云的。曾国藩去了之后,“喜色”的本性便暴露了出来。他到处张望,寻求美色,在别人看起来,行为非常不雅。意识到自己行为有失妥当的曾国藩后悔不已,于是,晚间回到家的曾国藩就将自己当日行为记录了下来。

由于妻子患病,一到了晚上病情加重,妻子不由得发出痛苦之声。这时候,曾国藩再对比白天见到的他人的娇妻美妾,不禁内心里感到十分失落。如此反复,曾国藩的理学功夫大减。每次别人讨论理学,曾国藩根本听不进去。而每次有人要宴饮作乐,曾国藩就十分乐意参加。

之后,曾国藩去朋友汤鹏家中赴宴,席间又见到了两位佳人。这一次,曾国藩又和上次一样,不顾形象,垂涎三尺。晚上回家之后,曾国藩又将自己的行为记录了下来,并且决心要悔改。如此反复多次,曾国藩才真的修正了自己“好色”的问题。

曾国藩曾经说过,夫妻之间不能太过亲密,尤其是在外人面前。如果男人沉溺于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必然要误了事业。有时候曾国藩自己做不到,也曾骂过自己是禽兽。除了戒色之外,曾国藩还要求自己戒烟、戒妄语。而这些,后来的曾国藩都做到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玩物丧志。不管是兴趣爱好,还是“喜色”,或者是性情浮躁等问题,都需要及时改正。寻求上进的人,心思需要放在严格要求自己上来。如果放任自己沉溺,放纵自己的爱好,必然一生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