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官场失意徽州失守

(1/2)
    处于丛山包围之中的祁门是安徽的一个县城,一条官道从县城穿过,东连休宁、徽州,南连江西景德镇,此外,此地也与浙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络。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后,对着地图仔细考查了安徽的地形,在思索良久之后,决定把总督衙门设在祁门。         然而,当曾国藩亲自来到祁门之后,却感到非常后悔,因为祁门除了那条通往景德镇和徽州的大道,另外只剩下一条小道通向边上的两个小镇,而城前的那条小河叫做大共水,河水极浅,将它作运输军需之用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旦太平军把大道封锁了,曾国藩将无法逃出包围。因此,当时曾国藩身边的诸多幕僚对他进驻祁门都大加阻止,一致劝他前往进退自如的东流驻扎。如曾国藩的得意弟子李鸿章就向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不如及早移军,庶几进退裕如。”但是,皇上已经知道了曾国藩驻扎祁门的事情,如果轻易改变,既有欺蒙之嫌,对于两江总督至高无上的威严也是一种损害,他才固执地决定不改变以前的想法。对于劝他的幕僚,他甚至有些恼怒:“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         曾国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时之气,但又必须为祁门的安危做出精细的布署。他觉得,要保证祁门安全,关键是保卫好祁门东面的徽州,如果徽州不出事的话,太平军就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官道到祁门来。这样决定后,他让他的儿女亲家李元度接下重任守卫徽州,为了此事他专门向咸丰帝上了一道《奏请李元度简放皖南道折》。         在朝廷批准这一奏折后,李元度便率他刚组建不久的几千名江勇前赴徽州。咸丰十年八月初七,李元度就徽州防务一事前往祁门和曾国藩一起商量,对此,曾国藩在八月十二日日记中记载如下:“与次青谈到任事宜。文人好为大言,毫无实用者,戒其勿近,与沅弟意略同。又戒待属员不可太谦,恐启宠而纳侮也。夜颇能成寐。”八月十四日李元度回徽州,放心不下的曾国藩又多次嘱咐他:“是日次青赴徽州,余与之约法五章:曰戒浮,谓不用文人之好大言者;曰戒过谦,谓次青好为逾恒之谦,启宠纳侮也;曰戒滥,谓银钱、保举且限制也;曰戒反复,谓次青好朝令夕改也;曰戒私,谓用人当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也。”可见当时曾国藩把很大一部分希望都寄托到了李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