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国瓦解任用李鸿章

(1/2)
    比左宗棠组建军队晚一些时候,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在安徽也组建了一支号为淮军的军队。从此,湘军及其别系楚军和淮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在安徽,一在浙江,一在江苏,从三面威胁着天京,成为后来对抗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之后,于咸丰十年五月十七日奏请建立三支水师,分别为淮扬、宁国、太湖,增添围攻金陵的力量,他特别强调创办淮扬水师,因为这样一来淮扬一带产米产盐可以更为便利,且可以对淮扬的陆军起辅助作用。接着,他于七月初三日上疏,对于李鸿章的“劲气内敛,才大心细”、“研核兵事,于水师要,尤所究心”、“堪膺封疆之寄”大为赞赏,奏请派李鸿章到淮扬去担任兴办水师的工作,又奏请“破格擢授两淮盐运使”。清廷虽然同意让李鸿章去负责兴办淮扬水师,但对曾国藩的疏奏并没有全盘肯定,没有简放李为盐运使。但李鸿章也趁机抓住机会,从而拥有了在长江下游组建新的军队的权柄。        这之后,曾国藩于咸丰十年八月上疏朝廷,被朝廷批准黄翼升为淮扬镇总兵。黄翼升出身铁工,长沙人,原在湖南负责监造战船的工作,后随彭玉麟、杨岳斌水师在武昌、九江、安庆等地与太平军厮杀。咸丰十一年,淮扬水师建成,他被曾国藩举荐为水师总统,在彭、杨水师之外作为一支独立的部队。这是曾国藩把自己的军事势力伸向江苏所做的最初一步。        同治元年三月初七日、十三日、十七日、二十四日、三十日和四月二十二日、五月十一日,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命令之下,率领不久前在桐城、舒城一带收集的团勇旧部五营和郭松林、程学启的部分湘军六营,一共五千五百多名湘军,分七批潜伏在七艘英国商船上,那些商船是上海道宝应时用十八万两银子租来的,那些船从安庆出发,偷越太平军的水上防线,一直驶向了上海。他们到达上海的时候是三月初十。        淮军一到上海,就勾结了美国人华尔的常胜军,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与外国反动派是联盟。这时,李秀成所率领的大军先后占领了上海外围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地,英国侵略军的司令何伯被太平军打伤,法国侵略军司令卜罗德甚至被太平军击毙。太仓一战,清兵被杀者数百人,落入水中者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