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李时珍的文学素养
(1/6) 李时珍是一位科学家、思想家,同时兼有诗人和文学家的才华。他的著 作中,经常引诗咏药,别有风味;以生花之笔,描绘药物特性,妙语联珠。 他于文字训诂造诣颇深,方言、转语,顺手拈来,运用自如,不愧为语言大 师,其文学素养令人钦佩。 一、善于吟诗引诗咏药 李时珍好诗、工诗,写过不少诗篇,在他 70 寿辰那年(1587),曾选编 为《 所馆诗集》。“ (音科)所”一词,源于《诗经·考槃》,表露其 宽和的胸衿,也反映了好诗的情怀。诗集惜已失传,至今仅留下两首。 一首七言律诗,题为《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明卿为时珍知己,兴 国(今湖北阳新县内)人,同时珍隔江相望,交谊甚笃。吴因抨击好相严嵩 而遭削职还家,时珍以此诗慰藉敌人,诗云: 青锁名藩三十年,虫沙猿鹤总堪怜; 久孤兰杜山中待,谁遣文章海内传? 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溪日醉五湖船; 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① 诗中对吴公为官 30 年,刚正不阿而遭罢官,深表同情;安慰他与其兰杜 孤芳于山中,何如吟诗为文传之海内?日醉五湖,诗传千古,远比混迹官场 清高;约二三好友朝夕同游,共馔鲈鱼,信为人生乐事。劝慰故友之深情, 粪土官宦之气概,跃然纸上。 另一首七言绝句,为赞刘雪湖《梅谱》而作。雪湖亦时珍好友,浙江会 稽(姚、淛二水所经地)人,明代著名画家王冕的高徒,以写雪梅著名,亦 工诗。时珍得其《梅谱》,寄诗称赞: 雪湖点缀自神通,题品吟坛动钜公。 欲写花笺寄姚淛,画梅诗句冠江东。② 诗中盛赞刘公点缀梅花独具神韵,其题画之诗亦久为诗坛名家所倾倒。 打开《梅谱》,爱不释手,急展花笺寄诗遣怀,以博诗画冠江东的老友一晒。 此诗赞美雪湖诗画之高雅,反映了二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李时珍的诙谐风 度。 从以上二诗,不难想象李时珍广交士林,吟诗品画的高雅情趣。李时珍 的诗文雅兴,尤为突出地反映在他“搜罗百氏”而汇集的历代名家咏药诗中。 翻开中国文学史,很难找到以咏药闻名的诗人。文学史家从未编集过吟 药诗,分析吟药诗的艺术特色。只有《本草纲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为了说明药物产地、性味、主治的特点,经常 名家诗篇。全书引诗咏药有数十处之多,独具一格,耐人寻味。 李时珍常引《诗经》名句,证明某药早已为人注意。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王维、苏东坡等人的作品,或引全诗,或引名 句,顺手拈来,阐明药性药理,读来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