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

(1/30)
创作光辉的科学著作,没有正确的认识路线作指导,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在认识上得益于传统哲学唯物主义经验论。传统哲 学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是李时珍研究医学、药物学,从事科学创造的 思想武器,它指导李时珍在攀登祖国医学科学高峰的险途中不致迷失方向, 进而取得辉煌的胜利。 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指引李时珍在药物学研究过程中循 名责实,明体达用,注重实践,勤干调查,遇物必格物穷理,审其虚实,坚 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病理、 医理、药理,征服疾病,拯救急难。 李时珍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盛行的陆王心学的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对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贡献也很突出。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李时珍研究医药注重从实际出发,讲求名实统一,循名责实。“名”和 “实”是传统哲学中一对认识论范畴。“实”,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是第 一性的;“名”,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 第二性的。循名责实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路线,它要求名与实一定要相符 合,即名副其实,反对名实割裂,名不副实。 (一)正名核实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辟有“正名”一栏,力图以唯物主义认识论 原则,审核各种药物的名称,考察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这种药物的产地、外 形、药性、功效的记载与实际药物是否一致。其所以把“正名”列为研究项 目,是因为他发现古代药物学著作中的药物名称,往往同现有药物不相符合, 或名同而实异,或同实而异名,在医疗实践中常造成错误。李时珍把正名核 实作为重要问题,认真加以考虑,认为“正名”是编好一部本草著作的基础, 应将自己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方面,容不得半点差错。李时珍论及核定药 物名实的重要性时指出: 生产有南北,节气有早晚,根苗异收采,制造异法度。故市之地黄以锅煮熟,大黄用火焙 干,松黄和蒲黄,樟脑杂龙脑,皆失制作伪者也。孔志约云:动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 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取,则物 是而时非。名实既虚, 寒温多谬,施于君父,逆莫大焉。 ——《神农本经名例》校点本第一册,第 47 页 所谓“名实既虚,寒温多谬”,就是说名实不相副,质量、效用大有差 异。要使名实相副,须注意三个方面:( 1)产地相符;( 2)药物的季 节相符:( 3)药物的炮制方法相符。如此才能保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