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时珍在 国内外的影响

(1/8)
李时珍这位卓越的科学家,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 上有着多方面影响,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崇敬。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人民怀念李时珍。李时珍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一再修葺。陵园内有李时珍塑像,有“医中之圣”(郭沫若题)的 巨大牌坊。李时珍文物陈列馆陈列着反映李时珍生平事迹的大量文物图表、 《本草纲目》珍本与药物标本。中国邮政部门发行了李时珍纪念邮票。1983 年,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省蕲春县召开了纪念李时珍逝世 390 周年的全国性 学术讨论会。蕲春县城里耸立着纪念李时珍的现代建筑“濒湖会堂”和“东 劈楼”宾馆。 李时珍以其杰出科学成就,长期饮誉世界,为东西方学者所尊崇。1951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一致通过决议,尊崇李时珍为世界文化 名人之一,世界和平人民将永恒纪念。 一、对祖国医药学的深远影响 李时珍的本草学思想,在国内流芳百代。《本草纲目》自 1596 年问世以 来, 390 多年间,世代相传,一再刻印,共有 60 多种版本。明代版本 7 种, 清代版本 40 多种,辛亥革命至今印本 10 种。其中多数为木刻本,少数是石 印本和铅字排印本,还有《四库全书》缮写本,大致 10 年左右就有一种新印 本问世,印数无法确记。 根据医学史家分析,在 60 多个印本中,基本上存在四种底本,有珍本、 善本,也有质量欠佳者。简介如下。 金陵本——《本草纲目》初刻本, 1596 年根据李时珍手稿刻印于金陵。 印成于李时珍逝世后三年,书中只增加了当时知名学者王世贞写的序言 1 篇,附药图 2 卷, 1109 幅。此外别无附录。此书印成后,时珍次子李建元 写了《进〈本草纲目〉疏》,连同此本进呈明神宗朱翊钧。神宗将书“留览”, 他是封建帝王中第一个见到此书的人。 此本刻印精良,错、脱字较少,被后世各版奉为祖本,是为现藏珍本。 目前发现,世界共存 7 部:中国 2 部,在北京中医研究院、上海科技出版社; 日本 3 部,分别为伊藤笃太朗博士、京都植物园大森文库、年阁文库所珍藏; 美国 1 部,藏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 1 部,藏皇家图书馆。 江西本——第一次重刊本, 1603 年刊于江西。据金陵本翻刻,略有误、 脱,与原版出入不大。可贵的是前有御史夏良心序、按察使张鼎思序,李建 元《进本草纲目疏》;书后附刻有李时珍《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药图亦同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