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史记》概述

(1/4)
《史记》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撰。
《史记》是《二十四史》开头第一部,也是纪传史的第一部。尽管很多人讲不出《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部,甚至说成二十四个朝代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总还是知道的。很多书上,尤其是书目上都是像上面这么写着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历来研究司马迁《史记》的人比较多,其中确实出了有价值应该在这里介绍的成果。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史记》这个书名。《汉书•艺文志》春秋家只说《太史公》百三十篇。《汉书》卷六六《杨恽传》作《太史公记》,《风俗通义•正失》作《太史记》,东汉后期也就称《史记》了。
再一个是作者问题。司马迁字子长,是左冯翊夏阳人,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谈的儿子,生平事迹见《史记》最后的《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卷六三《司马迁传》。今人还给他写了专书小册子。问题是《史记》是否只是他个人的创作?顾颉刚师的《史林杂识初编》(1963年中华书局本)里有篇《司马谈作史》作了解答。颉刚师说:“案《刺客列传》记荆轲刺秦王,诸执兵者不得上,独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之,秦王乃得拔剑击轲。篇末赞曰:‘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夫荆轲入秦在秦王政二十年即公元前二二七年,而史迁之生有二说,予谓以生于公元前一三五年说为可信,若是则史迁之生上距荆轲之死已九十二年。公孙、董生既与夏无且游,则必秦末汉初人也,待史迁之长而告之,不将历百数十岁乎!是必不可能者也。又《郦生陆贾传》记平原君、朱建事,赞曰:‘平原君子与予善,是以得具论之。’案朱建尝为黥布相,其子当生秦、楚之际或汉初,与史迁世不相及亦与公孙、董生无异。又《樊郦滕灌传》记樊哙孙他广袭封舞阳侯,孝景中六年(前一四四)夺侯为庶人,赞曰:‘余与他广通,为言高祖功臣之兴时若此云。’他广年世固较后,而史迁之生,九年前彼已夺侯,度迁长成时亦未必在。是以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论之曰:‘此三传所记,史公或追记父谈语也。’按,此非或然,乃必然也。谈于赞中自称曰‘余’,《荆轲传》曰‘为余道之如是’,《朱建传》曰‘平原君子与余善’,《樊哙传》曰‘余与他广通’,著传文之来源,作一篇之总结,则此三传成于谈手无疑。谈之为史,有传、有赞,则《史记》体例创定于谈亦可知。及迁继作,因仍其文,盖与尔后班固之袭父彪作者同。”颉刚师还给司马谈始作《史记》列举了别的证据,并对《史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