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闽事吃紧,慷慨请行"

(1/3)
光绪十年五月二十日(1884年6月13日),左宗棠经一个月的"水陆趱程,未敢休憩",抵达京师。五天后,清廷发布"上谕":著左宗棠"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该大学士卓著勋绩,年逾七旬,著加恩毋庸常川入直,遇有紧要事件,豫备传问。并著管理神机营事务"。①左宗棠再次担任军机大臣。
  左宗棠复入军机,可以说是对和战之局颇有影响的一项人事安排。原因是李鸿章签订《中法简明条约》后,引起了京师及地方的普遍反对,清廷迫于舆论压力,也只得作出几分主战姿态。四月二十八日,清廷派一向主战的前山西巡抚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接着,左宗棠又再入枢机。这些都表明清廷有转向主战的意图。所以李鸿章在清廷任命左宗棠为军机大臣的"上谕"发布后第二天,即致电淮军将领、广西巡抚潘鼎新说:"左相进京,正议主战,内意游移。"②
  也就在《中法简明条约》签订后仅40多天,法军于闰五月初一日(6月23日)又在谅山观音桥一带挑起战端,被清军击退。法国一手挑起了观音桥事件,反诬中国破坏《简明条约》,再派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驶往福建沿海,准备扩大战火。
  针对法国新的军事挑衅,左宗棠根据王德榜发自前线的,电文,于闰五月初七日向清廷上奏陈述了他对战局的看法。据王德榜电文称,"法人果又蠢动","分为两路,一犯观音桥长庆粤西各营,一犯王德榜谷松之营"。"各军请战",而"潘鼎新谕令毋得生衅"。因此,左宗棠请求清廷敕下滇、粤督抚"严饬防军,稳扎稳打,痛予剿办",这样才能对付法军的侵略活动。左宗棠还指出:"法人请和之不足信,而缓兵之伎俩毕露矣。且自天津和议条款一出,天下臣民莫不共愤而痛憾狡虏之欺侮朝廷也。兹又衅自彼开,法人虽狡,无可置辩。"因此,左宗棠一再强调必须以战取胜。他复请饬黄少春募军赴边,会同王德榜、刘永福等军痛击法国侵略者,"以张挞伐而振天威"。①左宗棠此折得到清廷赞许。
  六月十五日(8月5日),法国远东舰队的三艘军舰突然袭击台湾基隆。督办台湾防务大臣刘铭传指挥清军顽强抵抗,打退了侵略者的进犯,取得基隆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清廷却因法军侵略基隆而又在动摇不定。清廷乞求列强出面调停,却因"英、德与法仇,不肯过问,美滑无力"而毫无结果。李鸿章乘机怂恿清廷接受法国提出的赔款议和条件,甚至以"战后亦必赔偿,为数更巨"来吓唬清廷。慈禧太后六神无主,急忙召见奕哭诉:"不愿再经咸丰故事,但亦不愿大清江山由我而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