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用兵之道"
(1/6) 左宗棠善于讲求"用兵之道"。这也是他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左宗棠制定指导战争全局的战略计划,向来主张"规摹局势,先后缓急"①。还在浙江镇压太平军之际,左宗棠便"亲履行阵,于军情、贼势、地形刻意讲求,颇有所悟"②,从而较为准确地确定重点打击目标,其战略意识不断成熟。在镇压捻军和陕甘回军时,他的基本战略是"先捻后回","先秦后陇"。他指出:"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因此,他主张先进剿捻军,然后镇压陕甘回军。他还认为:"将来臣军入甘,应先分两大枝,由东路廓清各路,分别剿抚,俟大局勘定,然后入驻省城,方合机局。是故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之贼;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之贼;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之贼。"③这就是说在镇压陕甘回军的过程中,以进兵陕西为先,然后进取甘肃。当阿古柏匪帮侵入新疆,俄国又派兵占据伊犁后,左宗棠积极"筹布出关大略",认为:"关内关外用兵虽有次第,然谋篇布局须一气为之。以大局论,关内肃清,总督应移驻肃州,调度军食以规乌鲁木齐。乌鲁克复,总督应进驻巴里坤以规伊犁。"①他还指出对新疆局势应"从内布置、从新筹度","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②。左宗棠制订收复新疆的战略计划正是在认真"规摹局势"后作出的。他认为:"天山南北两路,旧有富八城、穷八城之说。北自乌鲁木齐迤西,南自阿克苏迤西,土沃泉甘,物产殷阜,旧为各部腴疆,所谓富八城者也。其自乌鲁木齐迤东四城,地势高寒,山溪多而平川少;哈密迤南而西抵阿克苏四城,地势褊狭,中多戈壁,谓之穷八城。以南北两路而言,北八城广,而南八城狭,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③因此,"此次进兵,先北路而后南路。如大军攻剿古牧地乌垣、红庙一带,帕夏敢赴北路之援,官军猛打数仗,自可挫其凶锋。将来下兵南路,声威已张,或易著手。"④"官军出塞,自宜先剿北路乌鲁木齐各处之贼,而后加兵南路。……是致力于北而收功于南也。"⑤这样,先攻北疆,次取南疆,然后索还伊犁,形成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正确战略思想。 在进行战争的战略策略方面,左宗棠主要强调了"布置后路"、"缓进急战"两个方面的问题。左宗棠一贯主张布置和严防后路,以便前线军队能够长驱直入,无后顾之忧,层层推进,稳扎稳打。他在浙江同大平军作战时说:"办贼之法,必避长围、防后路,先为自固之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