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继位者叫什么(商鞅变法功盖千古,但是如果没有商鞅,秦孝公会怎么样?)

发布:2023-02-28 11:02:43

秦孝公,战国时期秦国君主,他在位时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任用商鞅,二是迁都咸阳

秦孝公的继位者叫什么(商鞅变法功盖千古,但是如果没有商鞅,秦孝公会怎么样?)

做君主只要不是打天下就不难,荒淫无道是做,励精图治也是做。秦孝公因为任用商鞅而使秦国强大

那么,没有商鞅,他会怎么样呢?

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继位(有说前361年,有说前362年,秦献公是362年去世的,小编选择了前361年,可能是前362年末继位,所以前361年为秦孝公元年),此时战国六雄格局已成,秦国连年征战,又地处偏僻,再加上跟当时最猛地魏国、楚国是邻居,谁会看好这么一个国家?

此时的商鞅还叫卫鞅,在魏国,眼巴巴等着“自私的伯乐”公叔痤推荐辅佐魏惠王呢,而赵、韩两国已经忍不住,打过来了

同年两路出兵,东围攻陕城,西进攻西戎

稳定后方,驱逐强敌,一年之内完成,可见其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公元前360年,秦孝公二年,周显王送来祭肉,祭肉是古代祭祀用的肉,在春秋战国时期,算是官方证明,谁强大给谁

公元前359年,商鞅来了,颁布《垦草令》拉开了变法的序幕,到公元前341年,秦魏大战,秦锐士首次出战,大败魏国,夺回部分河西之地

这19年,秦国是封关锁国了吗?

当然不是,就是想锁,没有了黄河屏障,秦国就跟没穿衣服一样,锁不住的。事实上这19年,秦国连年征战

前358年,秦韩激战,秦国胜利

前357年,秦楚联姻,这代表着秦国找了个大靠山,可以平静一段时间了

前356年,第一次变法开始

前355年,秦魏会盟,这次会盟,很可能是秦孝公的缓兵之计,毕竟刚刚开始变法,秦国内部各阶级矛盾升级,内斗不断,虽然有楚国联姻,但战国时期,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秦国只能示敌以弱,保护变法

前354年,赵魏桂陵之战,秦国偷袭魏国攻占少梁,同年再次攻打韩国

前352年,商鞅占领魏国安邑

前351年,商鞅占领魏国固阳,同年被均被魏国夺回

这是有记录的最早的商鞅两次出战,都是在魏国主力放在战国战场上,及魏国桂陵之战损失惨重,的基础上,等魏国掉转枪头,很快不敌。

虽然是战败了,可也消耗了魏国的有生力量,可见秦孝公战略眼光毒辣,在魏国的强大压力下,齐国都只是采取“围魏救赵”,半路袭击的策略,他就敢直接进攻,不仅没有损失,还宣扬了国力

前350年,秦魏修好,不知道魏惠王怎么想的,此时的秦国很明显不是魏国的对手,还是“痛打落水狗”的典型,居然同意修好,看来秦孝公没少花钱,其政治才能也很高

前349年,迁都咸阳,开始第二次变法

前348年,秦韩停战盟约,可怜的韩国,一直在凸显自己的存在

前344年,魏国攻秦,这次秦国做了孙子,“尊魏为王”化解危机,秦孝公真是能屈能伸啊

前341年,马陵之战后,秦魏又一次河西大战,商鞅计困公子昂,秦锐士首次出击,大获全胜,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前338年,秦孝公病死,享年44岁

从上面的时间可以看出,商鞅之才更多是变法,谋划,军事及政治方面并不是他的长项,而这两点恰恰的秦孝公的长项,两人的配合,简直是完美

秦孝公如果没有商鞅,也可以带领秦国在乱世生存,秦国也可以强大,但不会长久。秦孝公为了给商鞅创造良好的变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秦国的对外扩张,这也使得秦孝公临死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夺回全部河西之地。如果不这样,可能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又会多加几笔,可见其一心为公

有失必有得,放弃了其一生的梦想,却换来了统一华夏的雄图伟业。这个结果,我们看到了,可对于秦孝公来说,却是遗憾的

以上观点,均为小编胡思乱想,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着过去,显示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