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简介和生平事迹介绍(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他为何会有萧何这样的称号)

发布:2023-01-16 18:02:16

传说在朱元璋把江南攻下后,遭受战争的破坏较大,他就尽快恢复文官治理,担负起整顿秩序招抚流亡,恢复生产的任务。朱元璋认真采纳了李善长的意见,每平定一个地方,他都广泛地访求当地知名的储生,询同平定天下治理国家的道理和办法,有的当即被任命为当地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办事也较认真,在受任后把发展生产,安定民生,保证军需供应放在首位,或者放赋贷粮,或者供给耕牛种子,招徕流亡的百姓各回本土从事耕作,对于各地小股农民武装则予以吸收改编,使社会生产秩序渐渐稳定下来。

萧何简介和生平事迹介绍(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他为何会有萧何这样的称号)

在建立江南行省以后,李善长还建立了营田司,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疏通整修工作。康茂才,叶琛,章溢等干练人才都被委派主持其事。这对于防止水涝灾害,保证农业的丰产丰收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地方驻军中,普遍推行了军屯制度,使部队且耕且战,争取做到粮食的自给或半自给,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作为军屯的实际负责人,李善长高度负责。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李善长对军屯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向朱元璋作了汇报,严厉批评了一些将士敷行塞责的行为,表扬了康茂才在龙江屯田得谷一万五千余石的事迹,除自给军粮外,尚余粮食七千余石;同时命令各将士按分定地城,及时垦荒种植,使军粮充足,国有所赖。应该说,朱元璋的最后胜利,也得力于这个措施的贯彻执行。

在新归附的地区,还设立了管理军民万户府,从老百娃中选拔武勇壮丁,编为军户,农时耕种闲时练武,一方面负责地方治安,另一方而配合正规部队作战,既增强了军事实力,又省去了政府的军事供给把兵与农很好地结合起来。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李善长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建议制定盐法钱法和茶法。盐法规定:严禁私盐,设官盐局实行专卖,令商人贩运取税二十分之一,后来一度增加到十分之一。”

钱法:就是政府设局铸钱。元代交易本是用纸币(钞),后来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就大量印钞,所以钞票越来越贬值。元政府转而铸钱,但钱质薄,易于损坏,同样无法流通,民间只好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法。这样,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朱元璋打下南京后,增辟财源。在征得朱元璋同意后,在南京设立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铜钱,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当年铸钱四百三十万,与历代钱通用。这个办法,一定程度上繁荣了经济,政府也得利。

茶法也是为解决财政困难所采取的一种专卖政策。茶法规定:商人到产茶地区买茶,必须向政府缴钱买贩茶凭据茶引,每引茶百斤,纳钱二百,不到一引,叫做畸零给的凭证叫引贴。没有引贴或茶数与引证不符,就是私茶,准人告发或逮送官府。

除了筹饷理财之外,粮食草秣军械器仗的供应传输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史经验表明: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战局的成败。在秦末的群雄角逐中,刘邦所以能够蹶而复起,就多亏了据守关中的萧何源源不断地补给兵源和粮饷。

朱元璋定结南京后,仗越打越多,越打越大,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几个关键性的战役,朱元璋都亲临前线指挥。李善长不负君望,工作很出色。做事明肃敏捷,战决如流,遇到危急情况,他总是镇静自如,使属下的文臣武将都能紧张而有序地工作,避免引起全城士兵和老百姓的惶恐和慌乱。前方的部队打到哪里,他就组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把粮草器械及时地供应到哪里。都阳湖与陈友谅大战,两军相持四十多天,朱元章把能拿上的精锐都拿上去了,李善长也把能动员的船只和车辆人夫都动员起来,把各种物资通过水陆两个渠道源不绝地运到前线。

同时,他还与徐达一起,加强南京城的布防密切注视张士诚的一举动,尽可能不给张士诚以可乘之机,保证了鄱阳湖大战的胜利。李善长工作并不惊心动魄,不为一般人所注目和理解,但朱元璋是心知肚明的。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在诏书中说:“朕起自草荞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就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集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仗,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援朕。萧何有饮饷之功,千载之下,人传颂。与前何相比,善长未必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