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与曹参有何恩怨?(萧何与曹参关系不好,为何还推荐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发布:2023-01-16 20:01:13

萧何临终前,把自己的权力移交给了曹参。由于当朝天子是刘邦的嫡长子汉惠帝刘盈,这位皇帝性格比较敦厚, 完全没有继承他父亲那套驭人之术,所以萧何的接班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萧何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嘴提出接班人选,而是在惠帝亲临自己的病榻前,等惠帝说出他的想法时,才予以支持和肯定,这样一来就更加保证了新皇帝与新相国之间的默契程度,使权力能够平稳过渡。

其实,曹参和萧何是老相识了。最初,他们都是刘邦起家的班底,可以说同处于西汉王朝的创始人团队之中。在沛县时,两个人都是公职人员,那时候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可是,到了一个做了相国、一个做了将军乃至齐国丞相以后,两人的关系就产生嫌隙了。这也好理解,曹参代表了功臣中绝大部分人的意见,这些人攻城拔寨、出生入死,对萧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以为然的。

何况,刘邦又力排众议,把头功给了萧何,生生地把曹参挤到第二的位置,他俩的关系能好吗?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萧何在临终前,仍然不计前嫌,将权力移交给了曹参,让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高风亮节。

萧何为什么会选择曹参?我们从《史记·曹相国世家》中寻找答案。

《史记·曹相国世家》的篇幅并不长,但却用了一半左右的笔墨来记述曹参的战功。在记述这些战功的时候,司马迁采用了记流水账的方式,基本上没有对战前谋划、战斗过程的描写,只是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

用得最多的词语是“破之”、“大破之”、“尽破之”,给人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感觉。从中可以读出,曹参身经百战取得的胜利,更多靠的是“勇”而并非是“谋”,他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也印证了在评定功臣位次时,众将说他“身被七十创”的光荣历史。

为了让读者对曹参的战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司马迁在罗列完了之后,专门用数字总结了一段:“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天下平定了以后,曹参做了齐国的丞相,辅佐刘邦的大儿子齐王刘肥。齐国是个很大的诸侯国,有七十座城邑,人口众多。对于一个以勇猛著称的军事将领来说,治理一个诸侯国应该算是个不小的挑战。

曹参很虚心,也善于听取意见,认识到文治是自己的短板以后,就想到了找知识分子帮忙。于是,他把齐国的读书人、有声望的老人都召集来,向他们讨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可这些人有数以百计,七嘴八舌地众说纷纭,曹参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这时,他听说在胶西有一位盖公,是研究道家黄老学说的专家级人物,就派人带着厚礼把这个人请来了。曹参见到了盖公,就向老先生请教治国之策,盖公表示:“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清静无为,让百姓休养生息,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曹参听了觉得特别有道理,一高兴就把这个盖公留下来了,甚至把自己办公场所的正厅让出来,给盖老先生居住,以便可以随时向他请教。

从此以后,曹参就用这个方法治理齐国,百试不爽,效果非常好。他在齐国干了九年的丞相,社会秩序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萧何放心地把权力交给曹参,不能不说与曹参在齐国的施政效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