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画像图片高清(萧何邓禹俩“酂侯”光化古称“酂”,汉代俩相国在此“封侯”)

发布:2023-01-16 22:01:51

《明一统志》云:光化,秦为酂、阴二县也。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记》),割阴地置酂县,属南阳郡。关于酂的具体位置,史书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汉水东岸县河口处,隔江与尖角相望。“沔水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县治故城南临沔水,谓之酂头。”(光绪县志《水经注》)。也有资料记载酂城在汉水西岸固封山北,遗址后没于水。

萧何画像图片高清(萧何邓禹俩“酂侯”光化古称“酂”,汉代俩相国在此“封侯”)

汉代行政区划图

第一个被封为“酂侯”的是汉丞相萧何。萧何,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了解民间疾苦。后来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对日后制定政策、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光化县教谕叶蔚春在《光绪县志》序中称: “何以名酂,汉封功臣萧相国,食采于兹。高祖定鼎,意以咽喉之所,上通秦蜀,下瞰江淮,不有丰功伟烈坐镇其中,安能成大汉无疆之业哉?”

萧何“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入汉为丞相,备守蜀及关中,给军食,佐上定诸侯法令,立宗庙,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丙午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封为“开国第一侯”。侯八千户。酂地亦称为酂侯国。

萧何画像

韩信投奔刘邦不受重用,终弃刘邦而去。萧何连夜策马急追,将韩信劝回,尔后极力推荐,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文靠萧何,武靠韩信”,发生了许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争故事,楚汉相争形势扭转,刘邦如愿成就帝业。后刘邦因事夺走韩信兵权,削为淮阴侯。韩信心生不满,暗约赵相国陈豨谋反。坐镇京城的吕后听说韩信欲反,连忙与萧何商议对策。萧何亲自去见韩信,假说陈豨已被斩杀,群臣都要进宫朝贺。韩信虽有迟疑,因素与萧何交好,也就信了,岂料一进宫门即被擒拿处斩。为后世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故事。

惠帝二年(前193年),酂侯萧何去世,谥号文终侯。萧何长子萧禄嗣封为酂侯。惠帝六年萧禄去世,萧何次子萧同继封为酂侯。公元9年(始建国元年),王莽建立新朝。酂地改名为南庚,仍属南阳郡。公元23年义军领袖刘玄登基推翻王莽新朝,酂地萧氏侯位废止。“萧何后代袭封酂侯,因时有获罪,故断断续续,食邑递减。200年间,合计受禄不到70年”。

大家经常说酂阳是萧何萧丞相的封地,很少提到另外一个被封为“酂侯”、食邑酂城的丞相邓禹。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与刘秀一起游学京师,“禹虽幼,知光武(刘秀)非常人,遂相亲附。”后来听说刘秀安定河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刘秀到邺县,“杖策谒军门,只以数言定天下大计。”和三国诸葛亮有得一比。邓禹道:“为今之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刘邦)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以公德平定天下。”刘秀大悦,令左右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让他住宿在帐中,共同商定策略计划。刘秀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他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他协助汉光武帝刘秀“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建立东汉。《后汉书 邓禹传》记载,公元25年(建武元年),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称帝,为表兴汉之意,仍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在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即帝位,派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丞相)。《正德光化县志》记载,汉光武封邓禹诏曰“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称赞邓禹“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特“授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敬之哉。”时年邓禹二十四岁。邓禹内尚文明、疏远名势、孝顺母亲、整饬家规、教养子孙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酂”之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刘秀更加尊重他。

公元37年,天下平定,刘秀加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公元58年,邓禹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曰元侯。后世对邓禹的评价极高,唐太宗李世民感叹:“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明太祖朱元璋称赞道:“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

邓禹画像

“高帝初封元功萧何于酂,光武始帝即封禹于酂”,至少说明酂县的地理位置重要,“其邑挟蜀汉,扼新邓,枕太和,通秦洛,为名胜之地”,为“咽喉之所”;同时显示酂地物产丰富,征收税赋完全可以保证“酂侯”家族的消费。东汉刘秀“为表汉室中兴之意”, “恃之以为萧何者”,仿高祖刘邦封首功邓禹为“酂侯”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