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和曹参的关系?(萧何与曹参的官职,都比刘邦要高,为何刘邦被推举为县令?)

发布:2023-01-16 22:02:43

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大事之人,大多都从小事做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小树苗慢慢长成的,做人也是如此。

萧何和曹参的关系?(萧何与曹参的官职,都比刘邦要高,为何刘邦被推举为县令?)

汉高祖刘邦,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之一,年近五十开始创业,历经七年时间打拼,终于打下几百年的大汉基业。仔细研究刘邦的成功之路,会发现一件令人疑惑的事情,他的奋斗起点为沛县县令,但当时萧何与曹参的职位,都比刘邦要高,为何刘邦被推荐为县令呢?

或许你会认为,刘邦结交的英雄豪杰比较多,为人豪爽,在当地的名气比萧何、曹参大,人格魅力不俗,他当县令乃众望所归。另外,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天生帝王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如同影视剧里的主角,自带光环,命中注定成就帝业,乃天选之人。

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有多处描写在刘邦身上发生的奇怪事情,比如他经常在王媪、武负的酒馆里喝酒,喝酒以后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八成是囊中羞涩,给不起酒钱。每次刘邦睡着之后,就有龙在身边环绕,史书云:“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

笔者实在想不通,即使古代真有龙,个头肯定也不小,一家酒馆容得下吗?假设司马迁的记载靠谱,刘邦后来兵败逃亡,为什么龙不出来救他?接下来更让人费解,刘邦喝醉走夜路,遇到一条白蛇,酒壮怂人胆,他拔出佩剑就斩杀白蛇,这条蛇竟然是白帝之子。

更神奇的是,白蛇的母亲化身老妇,不仅没有找刘邦报仇,还说他是赤帝之子,玄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即便如此,刘邦还只是泗水亭长,而且工作能力一般,押送囚犯过程中出现疏忽,结果跑了几个。刘邦不敢回去,只好躲在芒砀山,因为他害怕被问罪。

论能力,刘邦算不上出色,至少当时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魅力自然也无大不到哪里去。论地位,仅为小小的亭长,顶多算是基层公务员,但萧何与曹参都不简单,萧何在沛县做主吏掾,曹参狱掾(典狱长),从职级上来看,刘邦是曹参的下属,而曹参又是萧何的下属。

陈胜吴广起义后,许多地方纷纷响应,即“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县令吓破了胆,把萧何与曹参喊来,商议响应起义之事,并安排樊哙去芒砀山把躲在那里的刘邦叫来。结果县令反悔了,下令把城门关上,不让刘邦进城,还想把萧何、曹参二人杀掉。

既然县令不仁,萧何也不再讲究道义,干脆与刘邦里应外合斩杀县令。在这几个人当中,萧何的官位最高,而且名气最大,不管从哪方面讲,他都应该成为新一任县令,退一步说,就算选曹参当县令,也比刘邦更具说服力。但是,最后刘邦成了沛县县令,也就是所谓的沛公,原本的上司萧何与曹参,则成了他的下属。

其实,萧何与曹参之所以不当县令,不是能力和威望不够,而是他们太聪明,不愿承担风险。毕竟古代谋反成功的几率很小,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失败就会被诛九族。所以,萧何与曹参才推辞,联手拥立刘邦为县令。《史记》写道:“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刘邦也不傻,难道知道当县令的风险吗?若起义之事成功,他获利最大,一旦失败,刘邦也是第一个被追究的人,下场不难想象。但是,刘邦还是欣然接受,开开心心当县令,因为他本来就是戴罪之人,与其东躲西藏,不如拼一把,富贵险中求。刘邦赌对了,所以他后来当上皇帝,不知萧何与曹参有没有后悔过。

参考文献:《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