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怏怏长乐

(1/4)
刘邦在定陶称帝,但定陶毕竟没有都城的气象,他把都城定在洛阳,这里曾是周天子的都城。但不久后,刘邦还是听取张良、娄敬等人的建议,认为关中之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于是定都长安。
之所以将都城定在关中地区,其实正是刘邦对诸侯王不信任的表现。一旦与诸侯王之间矛盾爆发,关中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可以帮助刘邦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事实上,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对臣下的猜忌,与日俱增。
当年,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为了团结更多的力量,往往倾向于选择信任别人。比如说,如果不信任韩信,那就一定会失败;如果信任韩信,也有可能失败,但万一胜利了呢?
现在形势却已经变了。有人告发说韩信谋反,刘邦应该怎么选择?选择信任韩信,一旦错了就可能是巨大的灾难;选择不信任韩信,错了也无非是韩信被冤枉而已,对刘邦并没有太大损失。
另一方面,刘邦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现在虽然掌控一切,一旦哪天自己不在了,性格柔懦的儿子有能力面对这些强大的诸侯王和功臣吗?
刘邦相信自己的能力,何况自己和这些人之间,确实有一条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情感纽带,可以化解很多麻烦。但到了儿子那里,这条纽带就不复存在了。韩信现在不会谋反,因为他顾念着我对他的恩情,可是我的儿子对他有什么恩情?那时他会不会谋反呢?
萧何能够理解刘邦的恐惧,所以自己更加恐惧。如果诸侯王都打击完了,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这个第一功臣了。过去刘邦对自己不过是象征性敲打几下,今后可就说不定了。
汉高帝六年(前201),刘邦把楚王韩信贬为淮阴侯,并且不让他去自己的侯国,而是留在都城。之后两年,刘邦都忙于对匈奴和其他诸侯王的战争。
汉高帝七年(前200),战场归来的刘邦回到长安,看见萧何主持兴建的未央宫。
宫室如此壮丽,自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刘邦十分愤怒地对萧何说:“天下苦战数年,动荡不安,成败尚未可知,现在修建皇宫,为什么要豪华过度呢?”
萧何答道:“正因为天下没有安定,所以才是大兴土木的好时机。况且,宫室不壮观华丽,就不足以彰显天子的威严。并且,这也是为了让后世的宫室无法超越。”
后世许多人都奇怪萧何为什么会这样说。有人因此鄙视萧何庸俗,有人则认为萧何确实洞察人心:因为普通人很容易在体量巨大的建筑物面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越发慑服在皇权之下。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萧何没有说。因为皇帝在外征战,萧何坐镇关中,所以他必须让皇帝感受到,自己唯一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