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萧规曹随
(1/3) 帮助刘邦击败项羽的最重要的三个诸侯王,韩信、彭越和英布,是所谓“同功一体之人”。韩信被杀害于长乐宫,接下来是彭越被剁为肉酱,然后英布就反了。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平叛,而萧何再次辅佐太子坐镇关中。有门客劝萧何说:“君离灭族恐怕不远了。您是大汉的相国,功劳第一,如果还想得到更多,那能是什么呢?当年您一进入关中,就深得百姓爱戴,十余年来一直如此。您该做一点败坏自己名声的事了。”萧何觉得这话有道理,就贱价强买掠夺了许多百姓的土地。刘邦击败英布后,回到长安。萧何来进见的时候,刘邦笑着说:“相国就是这样推行利民之政的吗?”刘邦把百姓检举萧何劣迹的上书都摆到他面前,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显然,萧何的自污手段很成功,相国这样的高官,犯下贪污罪,这正说明相国没有更大野心,这让皇帝感到放心。但是,心系百姓几乎成了萧何的本能。他看到上林苑有很多空地,就向皇帝建议,可以让百姓来耕种上林苑的空地。刘邦一下子愤怒了:“相国收了商人的贿赂,却拿我的苑囿去做人情!”刘邦把萧何关押起来,带上枷锁。对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臣来说,这是莫大的侮辱。要知道,萧何往日上朝都可以佩剑,不必脱鞋,不必快走,不用下拜。当然,萧何这样声望卓著的高官,一定会有人为他求情,而且其中不乏聪明人。有一位王卫尉(卫尉负责皇宫安全,显然是皇帝最信任的人)问刘邦:“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要这样羞辱他?”刘邦说:“我听说李斯做秦皇帝的丞相,有善政就归于主上,有恶名就自己承担。萧相国却刚好相反,收了人家贿赂,却想把我的苑囿赏给百姓,这是讨好百姓为自己赢得美名,所以我才把他关押起来。”王卫尉说:“萧相国做的,难道不是相国分内的事吗?陛下和项羽相持不下的时候,陛下去平定陈豨、英布叛乱的时候,相国留守关中,他要是别有企图,那时有的是机会,可是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利,怎么会到现在才贪图商人的钱财?再说,秦朝正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不该为了这些理由就怀疑宰相。”刘邦听后闷闷不乐,但最后还是派使者去赦免了萧何。萧何光着脚来向皇帝请罪。刘邦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民请命,我却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一样的暴君,相国却是贤德的大臣。我故意关押您,是想让百姓知道,相国你是好人,过错在我!”刘邦平定英布的叛乱回到长安,是在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