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进功德林视频(48年吴文化起义,王耀武后来在功德林写信埋怨:兄为何不通知我?)

发布:2023-02-24 11:02:49

一位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军长,在军官会议上训话,说到:“我们的队以前好比风尘女子,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如今从了良,找了个好丈夫就不能再偷人了。”

这比喻简直让人听不下去,他一个手下忍不住拍案而起,怒道:“我跟着你打了半辈子仗,却混成了风尘女,会开不下去了。”说完便拂袖而去。

这是解放军三十五军军长吴化文(前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在训话,他本意是要向解放军表忠心,他口中的“好丈夫”,正是这支部队投靠的解放军。

纪录片和故事片中,冲入国民党总统府,把总统府门顶上青天白日旗扯掉,升起红旗的我军,形象正义、威武。

最先进入南京,在总统府升起红旗的部队就是三十五军,吴军长的语言和战士们的荣光,反差得让人目瞪口呆。

王耀武进功德林视频(48年吴文化起义,王耀武后来在功德林写信埋怨:兄为何不通知我?)

吴文化

进占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是有重大象征意义的军事行动,兵指南京的渡江战役前委,为什么会把这个任务交给吴化文的三十五军呢?

这都是因为南京出现了前委首长意想不到的情况。事急从权让三十五军成了第一支进入南京的部队,三野副司令员粟裕还是心有忐忑,很快就调二十四军,把三十五军从南京换防出来。

听了三十五军军长的“特色”语言,再看看三十五军军长的“多彩”历史,就能明白粟裕为什么急着从南京调走三十五军了。

台湾学者李敖评价吴化文的历史说,这就是吴化文的厉害。

吴化文五十八岁因病去世前,自我鉴定:“今生即去,问心无愧。”

他一生几易其主,能病故也算善终,这都靠他最后一次反复,走上了正确的方向。

李敖

1921年吴化文投到冯玉祥军中时只有十七岁。他这个人聪明伶俐,冯玉祥对他很有好感,在他入伍后不久,冯玉祥就把他送到北洋军阀在北京开办的陆军大学读书,毕业后直接提拔他当了师参谋长。

吴化文离开冯玉祥,是因为冯玉祥要撤掉师长张自忠,吴化文作为参谋长,带着三个旅长去为师长求情,也还合情合理。

只是冯玉祥盛怒之下,要把他也一同惩办,他就投到了韩复榘手下。

冯玉祥

刚投靠韩复榘时,吴化文还不完全算倒戈,韩复榘也是冯玉祥手下,不过当上师长后他就开始反复无常,在晋军和冯玉祥之间摇摆不定。

吴化文到韩复榘部,先只当了个没有实权参谋,他靠着精于人情世故,和韩复榘部方方面面都处得很好,很快就得到了手枪旅团长的职位。

手枪旅旅长被撤职后,他直接取而代之,还兼任了济南警备区的司令,成了韩复榘部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中原大战中,韩复榘投向蒋介石和冯玉祥为敌,算是彻底倒戈。冯玉祥战败逃到苏联,韩复榘成了山东王。

韩复榘

抗战全面爆发,日军进犯山东,韩复榘为保存实力,违抗军令擅自撤退,被蒋介石处决,吴化文的部队转战河南、山东继续抗日。

国民党的抗战史,多表现在正面战场,其实国民党也有一个很大的敌后战场,这个战场就是鲁苏战区。

鲁苏战区1938年建立,兵力达七万之众,有自己的兵工厂,不仅能生产枪支弹药,连迫击炮都能生产。鲁苏战区敌后抗战坚持了近五年,一朝崩溃都是因为吴化文的倒戈。

1943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鲁苏战区,时任新编第四师师长和暂编第一师师长的吴化文,与日伪联络阵前倒戈,带走鲁苏战区三万兵力。

投敌后,吴化文立即给日伪当起了急先锋,利用他对鲁苏战区军事部署的熟悉,让日伪军对鲁苏战区的剩下的抗日部队,形成了合围之势。

祸起萧墙,鲁苏战区瓦解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周复等多名将领殉国,第113师师长韩子乾、挺进第二纵队司令厉文礼被俘。

周复

吴化文这次倒戈,和韩复榘之流的倒戈有本质区别,他成了国人不齿的大汉奸。

有人说他是奉戴笠之命倒戈,戴笠对此也沉默以对。有没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呢,还是有可能。

鲁苏战区的总司令于学忠是原东北军将领,他领导的鲁苏战区,和山东八路军有较好的配合,1936年于学忠在西安就说过:“你看蒋介石左右这一些人,没有一个好人,庸碌无能,光会贪污,营私舞弊,吃喝嫖赌,把中国搞得这么糟糕,现在我看好人还在共产党方面。”

这种亲共态度,最被蒋介石忌惮。

殉国的政治部主任周复将军,参加过创建效忠蒋介石的“力行社”,是蒋介石派到于学忠身边的监军。

在民族大义面前,周复选择了站在坚决抗日一边,他对于学忠没有掣肘,只有积极支持,他的抗日功绩,让他在1995年,被我国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不管吴化文有没有奉戴笠之命当汉奸,他都有汉奸行为。搞垮鲁苏战区后,吴化文为日伪制造无人区很卖力,进攻八路军也很卖力,山东八路军和广大群众对他恨之入骨。

八路军对他发起了三次讨伐,打掉了他的嚣张气焰,他只好把兵撤到远离八路军的地方去休整。

汪伪的伪军中,很多大人物都出自西北军。抗战胜利前夕,这些人不得不在为自己谋出路。

伪三方面总司令吴化文、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四方面军总司令张岚峰、五方面军总司令庞炳勋、七方面军总司令郝鹏举这些“老西北”纠集在一起,图谋推举原西北军将领:时任国民党第六战区副司令、三十三集团军司令的冯治安将军为首领,建立“西北军大同盟”,用另立门户来逃脱对汉奸的追责。

不过冯治安是铁血抗日将领,不可能答应与这些人为伍。

蒋介石这时倒是急着拉拢这些伪军,国民党军队离日伪占领区的腹地较远,他要用这些伪军来为他守地盘,避免大片日伪占领区,在抗战胜利后,被坚持敌后抗日的我军接收。

吴化文当汉奸前,他的一位下属张国卿看到他与日伪勾结,留下一封痛斥他的书信离他而去,到成都考入了黄埔军校。

据张国卿回忆,他是受我党地下组织之命打入吴化文部。1945年4月,他从迁往成都的黄埔军校毕业,到中央军政部军务署任中校参谋后不久,就被任命为中央军政部特派徐埠地区中校宣抚联络官,负责伪军的收编工作。

张国卿只是一个中校,可他却受到蒋介石的召见,这让他困惑了好一阵。

直到鲁苏战区时代,任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的沈鸿烈接见他,他才弄明白,蒋介石对他重视,都是为了利用他和吴化文的旧交收编吴化文。

沈鸿烈

吴化文在私人关系上,还是表现得有情有义的。张国卿的父亲是冯玉祥的部下,在中原大战失败后,与张国卿的母亲一起逃到苏联。

张国卿那时才八岁,和未成年的另外三个兄弟姐妹,在家遭遇搜捕。卫兵帮助他们脱逃,流离途中张国卿与众人失散沦为乞丐。

一次被狗咬昏已扔进乱坟岗的张国卿,醒来后爬行行乞,两天水米未进,绝境之中在一个大户人家门口,遇到了正在找他的吴化文,从此被吴化文养育了十几年。

吴化文逐利与韩复榘一起,帮着蒋介石打冯玉祥,对以前的同僚、故旧他还是恩义犹存。蒋介石让张国卿去招抚吴化文,也是针对他重私情的特性。

蒋介石收编吴化文的开价,就是不追究他投敌叛国,给他暂编某路军的番号,让他原地驻防守住地盘,等待中央军接收。

张国卿想劝说吴化文投向我军,吴化文听到这个话题就顾左右而言他。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找他联络时,他狂妄地说:“一个师长就想来收编我,难道是想让我去当个旅长吗。”

张爱萍

吴化文为保私利再次投靠蒋介石,不过他汉奸的过往,还是让他备受煎熬。

他当上了国民党新编第五路军中将总司令,下辖两个军一个师,国民党的收编大员找他要两百万大洋的防务费,背着汉奸的名号他不敢不给。

那时他被八路军打到南京一带休整还不到一个月,正是囊中羞涩的时候,为应付接收大员,他不得不卖了一个军的冬装筹资一百万大洋,才买来暂时的安宁。

戴笠在上海召见吴化文,接车的不是官员,而是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戴笠好算计,既给足了他面子让他喜形于色,又避开了官方背书,随时可以翻脸把他以汉奸论处。

戴笠

在上海,杜月笙做东宴请了吴化文,戴笠也做东宴请了吴化文,两次宴请,赫然都有张国焘作陪。

戴笠带着张国焘到上海,是怕我地下党介入上海接收,要利用张国焘来对付我地下党。不过军统宴请吴化文时,张国焘连主席都坐不上,只能和军统驻沪办的工作人员坐一桌。

戴笠召见吴化文,就是要让他防止我军接收沦陷区,并帮助国民党军队北进。戴笠给吴化文说得很明确:“八路军、新四军等共产党武装,不得接收日军一枪一弹和一草一木。违者按叛乱论处。”

总之,戴笠召见吴化文,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坚持反共就有前途。戴笠甚至给吴化文承诺,只要积极反共,将来会让吴化文和王耀武等人不相上下。

杜月笙宴请吴化文的时候,戴笠提到吴化文1944年送的三十部电台帮了大忙,向他表示谢意。看来吴化文即使不是奉戴笠的命令当汉奸,也与军统一直有勾搭。

张国焘

济南战役吴文化率96军两万部众起义,把至关重要的机场防区交给了我军,让我军八天就攻下了守将王耀武认为至少能守一个半月的坚城。

起义前,戴笠派干女儿赵华珍,到济南利诱吴化文死拼到底。吴化文会死拼,那吴化文怎么会去当汉奸,戴笠亲自来说破天吴化文也不会为了蒋介石死拼。

况且吴化文夫人林世英的五个弟弟都是我党党员,林世英的四弟来劝吴化文起义时,林世英在一旁全力配合,戴笠的干女儿除了干瞪眼还能有什么办法。

吴化文提出的起义条件,首当其冲就是洗脱他汉奸的罪名,他在山东祸害了八路军根据地两年多,最担心这个罪行起义后被清算。

我军没有明确答应他,原则问题不能做交易,如果不怕追究汉奸罪举行起义,才是真正的洗心革面。

这次吴化文没有选错,不过他起义却害苦了王耀武,王耀武被关在功德林还在纠结吴化文起义的事。

纠结到挥之不去,王耀武给吴化文写了封信,信中,王耀武无不埋怨道:“兄起义为何不知会我一声?”

王耀武

王耀武起义不是没有可能,抗战结束后他厌倦内战,准备弃军从商,是蒋介石硬把他拉上了战场。他觉得济南已成孤城,劝蒋介石放弃,蒋介石也不从,非要让他在济南当炮灰。

守济南王耀武对部下说过,这不是和日本人打,守不住就想办法自我保全。如果不是王耀武没有自己的部队只有指挥权,说不定他也起义了。

吴化文要起义知会一下王耀武,王耀武应该不会拒绝,不然他在功德林也不会那样纠结。

王耀武是黄埔出身、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战区司令,地位和吴化文有云泥之别。结果却是同一仗打下来,吴化文成了起义将领,王耀武做了阶下囚,让王耀武怎能不暗夜辗转,思之断肠。

吴文化也觉得冤枉,起义这种机密事,他怎么敢知会“党国正统”的王耀武。起义过后,他的部队都还有人闹着要反叛,起义以前露出风声,恐怕他连命都没有了。

王耀武

吴化文的起义部队,被改编为解放军三十五军,吴化文仍然担任军长,我军派华野一纵副司令兼第二师师长何克希,到三十五军当政委。

为了改造这支反复无常的部队,何克希带去了三十多组各级政工干部。初到三十五军,何克希首先召开了一次营以上军官会议。

就在这次会议上,三十五军一0三师师长,公然当众大骂吴化文背叛蒋介石,还扬言要倾家荡产,再反叛回去。一番发泄后,这个师长没有把军长、政委放在眼里,带着随从摔门而去。

来这支部队当政委,何克希对各种场面都早有准备。在没有摸清吴化文态度的情况下,何克希果断采取措施,加强驻地警戒,焚毁机要文件,并立即向华野首长汇报情况,调来三十五军附近的地方武装,在三十五军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封锁黄河渡口搜走船只。

一旦三十军兵变,必须就地予以解决,不能把这支部队放出去,危害到正在进行的淮海战役。

何克希

经过和吴化文的谈话,何克希了解到吴化文对一0三师师长发难并不知情。吴化文随后还给军官做工作,做出了那个污得把部下气走的比喻,还是政治部主任跟出去,把那名部下劝了回来。

这起风波没过去多久,淮海战役结束,形势彻底明朗,有倒戈瘾的部队也失去了倒戈的选择,对三十五军的整顿随之全面展开。

我军善待起义官兵,不会歧视吴化文的部队,同时也要让这支部队成为真正的解放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三十五军军、师一级的主官,仍由吴化文和其原部下担任,政委和副职则由鲁中南纵队派人来担任。三十五军也被打散,三个师每个师只有一个团,是吴化文旧部,另两个团基本也来自鲁中南纵队。

这已经不是往三十五军参沙子,而是让三十五军融合到了我军中。

鲁中南纵队的官兵不服气啊,想当初和吴化文的部队仗没少打,现在反而要受吴化文领导。

战士们将憋屈反应给陈毅,陈毅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吴化文也在整编大会上痛哭流涕检讨一番,这支部队才算稳定下来。

陈毅

渡江战役开始的时候,本来三十五军只是负责策应,在江北牵制“三浦”(江浦、浦镇、浦口)的国民党二十八军。

进攻南京的任务,交给了二野陈赓的四兵团。四兵团的三个军中,十三军是红四方面军的老部队,十四军、十五军由八路军的老部队改编而来,战力和政治素质都经受过长期考验。

渡江前,国民党在芜湖一带集结重兵,作为南京的防线,四兵团的任务就是歼灭芜湖敌军,进而攻下南京。

没想到解放军渡江后,国民党放弃了南京,按预定任务部署的四兵团,距离南京还有十天的路程。如果照原计划让四兵团进占南京,南京会出现长时间的真空,必然会造成社会混乱。

前委只能取消四兵团进占南京的计划,正好这个时候,已经脱胎换骨的三十五军,击溃了正面的敌二十八军,三十五军的位置又离南京最近,渡江战役总前委,就向三十五军下达了摸清南京情况,寻机进占南京的命令。

粟裕还专门在电报中向三十五军强调纪律,毕竟三十五军还有不少的吴化文旧部,曾经这些部队走到哪儿都以军纪败坏而闻名。

粟裕

三十五军接到命令后,立刻找船准备渡江。最先就是闹着要叛乱的一0三师侦查部队,从对岸带回了一艘小轮船和几条木船,改造后的一0三师,已经成为一支真正的解放军部队。

用这些船让一部分部队过江后,过江部队又找回一条更大的轮船。经过一夜的抢运,三十五军全部渡过长江,开到南京外围。

本来三十五军还在南京城外抢占制高点,结果很快发现南京已是一座空城。

就这样,三十五军兵不血刃进了南京,而最先进入总统府,在总统府门顶升起红旗的部队,并不是吴化文的旧部,而是原鲁中南纵队第46师138团。

三十五军在南京驻防五天,就被二十四军替换。二十四军前身是南方红军游击队,是新四军最早的部队。三十五军离开南京后,就加入到追歼残敌的任务中。

吴化文起义,很多人还是没有忘记他当汉奸的经历,他在上海养病期间,山东群众还专门派代表到上海,请愿处死他,以偿他残害山东人民的罪行。陈毅经过说服、劝导,才让事件平息下来。

经过这样的事,吴化文也自认不适合再留在部队,于是请求退役到地方工作。离开部队他担任了浙江省交通厅厅长,1959年又被选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1962年因胃癌病故,晚年也算是善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