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宋美龄亲手做的菜,王耀武紧急转移妻儿,告诫:千万别去台湾
1948年7月,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蒋介石所占领的城市越来越少。
其中济南位于华东和华北两大战区的中间,只要能把济南攻下,两大战区连成一片,解放军离胜利就更进一步。
此时的济南正在蒋介石最宠爱的名将,王耀武的管控下。
王耀武在抗战时期带领的74师,被称为“抗日神军”,他善于指挥作战,在用兵,治军上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74师在他接手时原本是一个杂牌军,但是经过他的训练后,竟成为一支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军队。
王耀武,泰安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为父亲去世早,家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19岁的时候,就去天津打工了,先是去了一家烟草公司做杂活。后来去了上海,在糖果店里做店员。
但是他并不甘心一辈子当店员,尤其是在这个战争年代。
机缘巧合之下,王耀武得知广州黄埔军校招生,他就特别想去,于是他向朋友借了路费,便兴奋地过去了。
他身体素质好,再加上曾经上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1924年11月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在校期间,王耀武遵守校规,勤奋好学,而且天生情商高,会来事儿。
他跟同学关系处得很好,老师们对他也很青睐。
1925年10月,还没有毕业的王耀武就被派去参加了国民革命,这次战争主要是为了彻底消灭陈炯明军队,统一广州。
在战斗中,王耀武英勇杀敌,崭露头角。次年1月从学校毕业,直接当了1师3团4连的排长。
此后他又参加过几次战争,并多次立功,后升为团长。
1932年6月,国民党派王耀武同红军打仗,被困于宜黄。
蒋介石当时认为宜黄凶多吉少,恐难保住。
当时旅长柏天民也准备撤退,王耀武却坚持劝说要坚守。
并在他的建议下32旅硬是扛了24天,最后因为红军主动撤军,从而保住了宜黄。
事后,蒋介石问他为何如此坚持,王耀武说道:“宜黄乃是重要阵地,如果失守,对我们必然不利”。
此后,蒋介石非常欣赏王耀武,还亲切为他改名叫“俊才”。
后在谭家桥战争中,王耀武再次获胜,荣升师长,他的仕途可谓是一路高歌,被称为黄埔军三期的“第一个将军”。
其实王耀武最厉害的是在抗日战争中。
8年抗日战争中,王耀武几乎全部参与其中,而且都是在最前线。
他的英勇作战和不怕死的拼劲,在抗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与解放战争中,他在济南战役的作战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有著名的八三一战役。 “卢沟桥事变”后,王耀武带着51师迅速赶往上海,他们的任务是阻止日军经过罗店到达嘉定的计划。
这是关键性的一站,一旦让日本军队顺利攻下罗店,对我们的作战计划将会遭到严重打击。
而且当时日本还曾狂言道:三个月内消灭中国。然而在王耀武的领导下,光上海的这场战争就打了三个月。
虽然这场战争最终没能胜利,但是日本军队损失惨重,同时也有力地消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最为精彩的战役,便是上高会战。王耀武带领74师与日本军激战数日。
日本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强势进攻,王耀武组织一支敢死队,亲自带队杀敌,与敌人殊死搏斗,歼灭敌军两千多人。
74师的战士们见到王耀武与敌人疯狂拼死相杀,无不豁出性命共同抗敌。
后来日军眼看形势不对,又耍阴谋,放毒气弹。王耀武早把生命置之度外了,毒气弹算什么,依然带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此次战争一共歼灭敌军一万五千多人,缴获枪支上千支,还击落一架飞机。
这场战争之后,王耀武带领的74师被称为“抗日铁军”,并被授予最高奖品“飞虎旗”。
王耀武本人也受到军队最高的勋章。
此后的抗日战争中,就连日本人听到王耀武这三个字,也是心惊胆跳的。
据说,抗战结束后,王耀武曾经想过退出军队,回归家庭。因为他不想和共产党打仗。
后来王耀武为此还称自己生病了,蒋介石可不会这么轻易地让王耀武退役。
蒋介石对王耀武非常关心,还专门派医生给他看病。
他还对王耀武说道:“等你养好身体,就去济南,那里非常重要,只有派你去,我才放心”。
在蒋介石的恩威兼施下,王耀武接受了蒋介石的安排去了山东。
王耀武回到了山东,掌管山东的大权,因为其卓越的才能,把山东一带治理得非常好。
不久蒋介石仗着自己的装备比较先进,在加上有美国的支持,便发起了内战。
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注定是不会长久的,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很快便打到了山东。
1947年2月以后,解放军山东部队经过莱芜战役,孟良崮等一系列大小战役后,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在山东战场上的主力。
解放了除济南以外的大部分县市,与华北连成一片。所以济南已是一座孤城。
负责守卫山东的王耀武,曾经在抗战中用兵出神入化,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却屡战屡败。
面对济南目前的情况,王耀武心里十分清楚,如果和解放军硬打只会徒增伤亡人数,没有胜算的把握。
于是他前往南京跟蒋介石汇报情况。他刚到门口,就看到蒋介石笑脸相迎,并说道:来得刚好,你师母刚做好饭菜,等着你呢,特地做了几样你喜欢的菜。
这么高规格的待遇,不仅没有让王耀武感到激动,反倒是令他有一丝不安。
因为师母宋美龄从不下厨,这次竟为了自己下厨做饭。他知道这顿饭没有那么简单。
饭后,俩人开始谈论正事。王耀武表示,为了避免无辜伤亡,想要放弃济南,退居二线防御。
但是蒋介石一口拒绝了,因为在他眼里济南的地势非常重要,如果济南一旦丢失,对自己会非常不利。
蒋介石看到没有信心的王耀武,又说道:“你放心,济南不是孤立的,我会派徐州的部队援助你,你尽管好好打就是”。
面对蒋介石这么强硬的态度,王耀武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他向蒋介石保证,一定会誓死守住济南,城在我在,城亡我亡。随后便回去做了准备。
王耀武回去做了两手准备,其一是,通知自己的妻子带着孩子和母亲收拾行李,离开济南,前往南京。如果自己战败了,就从南京去香港,但是千万不要去台湾。
其二就是准备战争事宜。
为什么王耀武让妻子去香港而不是台湾呢?
因为王耀武很清楚蒋介石的为人,虽然蒋介石现在对他很好,那是因为他需要自己。
如果他一旦死了,蒋介石是不会管自己家人的。
谢晋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谢晋元
谢晋元是蒋介石的部下,当年带着800多名战士与日本抗战,坚持了四天四夜,最终壮烈牺牲。
蒋介石说得很好听,会好好善待谢晋元的家属。可是,对于他家人的请求,蒋介石总是找借口,不给予帮助。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王耀武的决定是对的。
杜垏明
解放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败走台湾,杜垏明被俘。
杜垏明的家人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她们原本以为会得到蒋介石的照应。
事实却是,杜垏明的妻子曹秀清,到了台湾后,蒋介石根本不管。
自己一个人打好几份工,一家人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更可怜的是,杜垏明的长子杜致仁,因为考上大学后,学费交不上,向蒋介石借钱不给,就连向他贷款都要分批才给。一直隐忍的杜致仁心态崩溃,服药自杀。曹秀清,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万分。
相比之前,杜垏明还在的时候。曹秀清依稀记得,婆婆过生日的时候,蒋介石还特地派人给婆婆送来3000美金作为寿礼。
在送走家人后,王耀武开始着手准备战事。
1949年9月16日,在粟裕,许世友等人带领下,开始了对济南的战争。
虽然当时只剩下济南一座城市了,但是城内驻守的国民党军队有10万人,所以粟裕等人对于这一仗是极为慎重。
王耀武这边为了能守住济南,也已经要求蒋介石增派援军。
然而作为援助济南的八十三师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并没有立刻前往济南。
83师是由刘峙带领的,他心里原本也不看好这次济南对战,所以不想让自己的部队过去送死,故意拖延时间。
祸不单行,援军还没等到,竟然等到了自己内部人员起义。
吴华文在共产党地下党李昌严的劝说下,带着手下的士兵起义了。
王耀武原本对这次战争就不看好,这下必然要战败了。
不过王耀武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他打电话给军法处,让他们把关押的共产党全放出来,还嘱咐道:官员每人补助5元,普通士兵补助3元。
在当时的情况,王耀武没有将被俘的解放军杀掉,而是全部释放。
他在济南被攻前,让城内所有百姓都离开。因为有战争就会有伤亡,他担心战争会对老百姓带来伤害。
其实王耀武的人品还是可以的,他是国民党内为数不多的明白人。
王耀武眼看就要战败了,于是这天提前开饭,饭时一言不发。
饭后王耀武对战士们说:“这场战争,大势已去。作为军人,我们坚持战了八天八夜,已经尽职尽力了。此次战争和抗日不同,没有必要搭上自己的性命。我带着一个营冲出来,你们各自珍重吧。”
济南解放,王耀武冲出来后,乔装打扮了一份,随着百姓偷偷溜出了城。
后来在寿山县,王耀武还是被发现了。
被俘后的王耀武在北京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
他开始思想有些顾虑。毛泽东让罗瑞卿转告王耀武说:“功是功,过是过,中国共产党永远记得,不要有负担,只要好好表现,你很快会出来的”。
自此王耀武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在监狱内表现积极,1959年2月,王耀武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
特赦后,王耀武还当上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他的妻子因为种种原因与王耀武离婚了。
1966年,王耀武在周恩来的帮助和关照下,与教师吴伯伦结婚。
1968年,王耀武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64岁。被葬于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总结
有人说,王耀武是国民党,死后怎么能葬在八宝山?
其实,王耀武的一生有过,也有功。
不管怎么说,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是非常勇猛的。
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