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影子,金庸的风骨,梁羽生的元素:《雪中悍刀行》,我看行
十二月上旬,电视剧《雪中悍刀行》播出的前一周,专家和制片方代表在京举行了研讨会。十余位专家学者就该剧的内容主旨、类型特点、行业价值、社会意义等角度,进行了激励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专家和学者们一致肯定了这部剧的价值:写意江湖风雨绸,悍刀踏雪呈大义。新武侠力作,值得肯定,望激励前行!
一周之后,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在央视第八频道和视频平台同步播出。
哪知身边的人都说它不行:剧情节奏慢、打戏慢动作,滤镜绿油油、人设绷不住......
那时候,影评人和娱评人夸它,就好似收钱了似的。
记得当时网友们也热衷吐槽,觉得“英雄所见略同”。
那么,我们究竟该听谁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
扒姐也不卖关子,直接给结论:古龙的影子,金庸的风骨,梁羽生的元素:《雪中悍刀行》,我看行!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有古龙的影子。
首先,两者的武侠世界,都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你没法用历史考据的姿态,去读、去看他们勾勒出来的江湖。但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勾勒出来的江湖却分明让你感到真实可信,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你去读古龙的武侠小说,永远找不到历史出处;你去看电视剧《雪中悍刀行》,永远找不到现实对照。但是你却分明能够感觉到:这就是武侠!这就是江湖!
其次,两者在武术动作和招式上,都注重写意,用细节来传神。陆小凤“灵犀一指”夹住兵器,我们看不到过程,但我们能看到结果;李寻欢“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我们只看到刀光一闪,敌人便应声倒地。同样,电视剧《雪中悍刀行》也采用这种干脆利落的武术动作和招式,比如南宫仆射(张天爱 饰)刀一挥,就呈现出了“水果隐者”的效果,这时再给她来一个局部特写,一个武艺高强的女侠形象就出来了,根本就不需要多余的镜头。看到这里,你甚至自然或不自然地联想到古龙小说中“白云城主”叶孤城的招式——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然后,两者都赋予了武侠丰富的想象力。江湖,是人的江湖,江湖是险恶的,是尔虞我诈的。古龙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出场,便危机四伏;电视剧《雪中悍刀行》的主角徐凤年(张若昀 饰)从游历时便充满了凶险。
但他们不会去直接告诉你这江湖如何凶险、人心如何险恶,而是让你自己去感觉、去想象。沈浪和王怜花斗智斗勇,从一个陷阱走到另一个陷阱,古龙的着墨多吗?徐凤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导演宋晓飞给的镜头多吗?
这个江湖是想象中的江湖,古龙也好,王倦和宋晓飞也罢,他们只是点到为止,激发出你的想象力。
最后,两者均对人性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江湖是什么?江湖是人性和人心,江湖是人情世故。人在江湖,可以背负的是国仇家恨,侠之大者观沧海;也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放浪形骸笑红尘。它可大可小,但不能忽视了对人性的挖掘。
在国仇家恨和小情小爱面前,你会怎么做?
当亲情、友情、爱情面临三难的境地时,你会怎么选?
当面临着诱惑、打击和挫折的时候,你的心境是怎样的?
我们看到,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将这些矛盾一个个地对立起来,对人性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探讨。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有金庸的风骨。
金庸的武侠世界观很大,大到一个怡红院装不下韦小宝、一个恶人谷困不住小鱼儿。他也讲小情小爱、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但他更看中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这个大侠不是一出场便有这么高的觉悟和武功,他是需要历练的、成长的。
从小鱼儿到张无忌,从韦小宝到胡斐,从段誉、虚竹到徐凤年,大侠们的武功,是慢慢积累的;大侠们的家国情怀,是慢慢被激发出来的;大侠们是被逼出来的,也是被不断地逼着成长的。
两者在武侠的世界观构建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即,这个江湖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江湖,很大;这些人物是三教九流的人物,很多;这个大侠不是“以武犯禁”的匹夫,而是一路升级打BOSS,一步步“立”起来的!
这样一来,电视剧《雪中悍刀行》的思想性就出来了。
它的思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人在江湖,侠义为先。湖北老魁、林探花、李淳这些人保护徐凤年周全,它呈现出来的是江湖情谊,是武侠情义。
其次,儿女情长为辅,家国大义为辅。姜泥(李庚希 饰)面临着那种,“我想留在你身边,但是我却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时的抉择,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国大义,升华了主题。
然后,知世故而不世故,永远有一颗侠义之心。侠,有时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的;义,有时候是宁可赴死也不愿辜负的。剧中没有“傻子”,但却有很多像“傻子”一样的人慷慨赴死,这就是侠义的“内核”——我知世故但不世故,我要按着自己的为人处事规则行走江湖。
段誉和虚竹傻吗?徐凤年和老黄傻吗?他们都不傻,因为他们都是“侠”!
最后,侠义的精神是值得传承和弘扬的。剑神李淳罡和北栋王徐骁,前者要传承“剑道”,后者要传承“武道”,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传承和弘扬。
金庸小说中的“四大恶人”教小鱼儿武功,陈近南教韦小宝为人处世的道理,张三丰传张无忌“大道”......武是一脉相承的,侠不是一腔孤勇的,武侠是需要传承和弘扬的。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有梁羽生的元素。
梁羽生的元素主要体现在,他写武侠只是个表象,用深厚的古文功底去讲故事;正派人物大义凛然,反派角色性格鲜明。我们去看《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侠骨丹心》这些作品,它们都像“样板戏”一样严谨,三观正、书生味浓。
对照进电视剧《雪中悍刀行》之中,就变成了具备传统美学的高级美感、角色形象饱满、结构严谨、节奏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它不突兀、不生硬,很和谐!
但恰恰正是因为如此,反而导致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出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故事情节缺乏爆点,观众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够“爽”、不够“嗨”;
其次,营造出的古典意境门槛有点高,很多普通观众接受不了;
然后,剧中人物登场太多,剧集更新慢会导致观众看剧很累;
最后,故事线多、时间线密,观众捋起来有难度。
可这些也不能算缺点和槽点呀,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不也是优点吗?
结语就扒姐个人的观剧体验来说,开局的慢节奏恰恰有助于我理清人物关系和时间线、故事线,因为我没有看过原著;慢动作和特写镜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狄龙、姜大卫演的香港武侠片;滤镜也尚能接受,一刹那恍惚,竟然有种看张彻、徐克电影的错觉;人设我也觉得立得住的,《庆余年》的班底,张若昀、李庚希、胡军、高伟光、张天爱等人的表演,至少塑造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最起码记住了!
就题材而言,这部作品绝对是近年来同题材类型的佳作,不管你是否承认,时间会证明它的价值。
就质量而言,前面我也分析了,能够从中看到古龙、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大家的影子,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传承。
就主题而言,它的思想性高出其它剧不是一点两点,让人知道了什么是侠、什么是义,何为武侠。
而对于观众来说,《雪中悍刀行》行不行,看了之后,心里没点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