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怎么逃出淮海战场的视频播放(国民党悍将邱清泉,淮海战役后却失踪了,粟裕下死命令必须找到!)

发布:2023-05-19 18:00:51
邱清泉怎么逃出淮海战场的视频播放(国民党悍将邱清泉,淮海战役后却失踪了,粟裕下死命令必须找到!)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落幕,新中国即将迎来全面的解放,可是作为主帅的粟裕却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

因为主席交给他的一件任务他还没有完成,那就是要活捉淮海战役国民党的三个主将:杜聿明、邱清泉、李弥。

杜聿明已经被华野生擒,而据国民党的战俘讲,李弥和邱清泉分别改装为普通士兵逃窜,李弥应该已经趁乱逃出生天,但邱清泉很有可能在战乱中被击毙。

得知此消息后的粟裕下令一定要找到邱清泉的尸体,接到命令的战俘处的处长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战场上战亡的国军士兵都已经被就地掩埋,少说也有上千座野坟,真要找起来恐怕不易。

没想到一向儒雅谦逊的粟裕听到下属如此说竟然暴怒了起来,严厉喝到:”就算把这上千座野坟都挖过来,也要找到邱清泉!”

在淮海战场上,邱清泉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非要找到邱清泉不可呢?

从老家回到战场的邱清泉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对于蒋介石来说,这是一场明知必输也要为颜面而战的战役。

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军经历了辽沈战役之后可以说已经斗志全无,卫立煌、傅作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审时度势,知道党国已现败迹均不愿再做无谓的牺牲,对蒋介石的命令充耳不闻。

跟随蒋介石二十多年的笔杆子陈布雷见到国民党内部腐败堕落,经过多次劝阻无果之后,自杀以明志,而李宗仁等人一直在和美国密谋着要赶蒋介石下台。

再加上共产党人势在必得的气势,种种压力都在刺痛着蒋介石脆弱的神经,对于蒋介石而言,战争输赢已经是次要的,不敢打才是最丢脸的。

可是眼下蒋介石能用的只有一身是病的杜聿明、“杂牌军”黄百韬和李弥,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召回了之前被轰回家“休养”的邱清泉。

得知邱清泉要回来,一向对蒋介石忠心无比的黄百韬略显尴尬,因为邱清泉的“回家休养”就和黄百韬有很大的关系。

黄百韬和邱清泉的梁子结在了半年之前的豫东战役,这个事情着实有点复杂。

豫东战役之时,“老朋友”粟裕原本要歼灭的对象是邱清泉,可是最后和粟裕打的最激烈的反而是黄百韬。

当时邱清泉在山东省西南部的定陶、成武一带,而粟裕大军在河南省的濮阳一带,如果直接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再对上邱清泉整装待发的机械化部队,不易取胜。

所以粟裕决定攻打兵力较弱的开封,吸引救火大队长邱清泉的注意,如果邱清泉南下援助开封,可以在路上将邱清泉歼灭。

而且据粟裕对邱清泉的了解,邱清泉一定会去救援开封,邱清泉果然上当了。

但是说邱清泉上当其实是有点冤枉他的,因为邱清泉知道孙元良、胡琏和区寿年的队伍都在左近,随时可以来救援。所以虽然不知道粟裕此举是不是陷阱,邱清泉也打算闯一闯。

但是此刻一向在战争中机动万变的粟裕又不打邱清泉了,因为邱清泉想到的粟裕也想到了。

粟裕发现,与邱清泉相比区寿年的兵力更弱,而且当时区寿年和邱清泉有差不多四十公里的距离,救援应该来不及,打区寿年更有把握。

这一下打的区寿年措手不及,没做多久的抵抗就被粟裕的大军围困。

正当粟裕准备一举围歼区寿年时,让粟裕没有想到的是黄百韬兵团竟然攻了进来。

原来当时邱清泉分析了当前的局势,知道粟裕的兵力不弱,独自行动恐怕会吃大亏,所以他决定暂且观望,等等孙元良和胡琏等人。

可是邱清泉能等,蒋介石可等不了。

对胜利的执念已近乎疯狂的蒋介石看到开封快要失守,又见邱清泉按兵不动,急得快要发疯,只能派黄百韬前去解围。

而黄百韬之前一直因为自己是“杂牌军”耿耿于怀。

这次蒋介石亲自点将,黄百韬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在蒋介石面前表现一番,所以这次黄百韬是来拼命的。

而经验老到的粟裕面对突然出现的状况也并没有过度慌张,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粟裕就决定,既然黄百韬敢来,那就打!反正邱清泉等人也是处于观望状态。

于是这一战打的就混乱无比,后来邱清泉也加入了战团,总之最终的结果就是区寿年兵团被粟裕歼灭,黄百韬、邱清泉打的疲惫不堪,而粟裕自己也是损失严重。

战后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对邱清泉不救援的行为大加申斥、对“杂牌军”黄百韬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最后还把邱清泉赶回了家。

三个冤家再聚首

在老家休息了两个月的邱清泉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把上次受委屈的过错都算在了爱表现的黄百韬身上。而对他的校长,邱清泉依然忠诚无比。

回到战场上的邱清泉发现当下的局面很有趣,因为他的战友依然是黄百韬,而他的对手依然是粟裕。

这次连邱清泉都很好奇,这个神奇的组合在淮海战场上能创造什么奇迹。

黄百韬还是按照他的老习惯,用行动来表达他对党国的忠诚。但是冲在淮海战场最前线的黄百韬不到三天就被粟裕大军围困在碾庄。

杜聿明下令李弥、邱清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出黄百韬!

于是邱清泉率领他的第二兵团向东增援黄百韬,在距离黄百韬所在的碾庄50公里的潘塘镇邱清泉遭遇了前来狙击的苏北兵团。

其实粟裕一直在关注着邱清泉的动向,上次让他侥幸逃脱,粟裕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这次得知邱清泉前来增援,粟裕早早就派韦国清带着苏北兵团在潘塘镇等着他。

双方激战了一天一夜,均死伤惨重。后来情报员告知粟裕,这次蒋介石是把他的老底都掏出来了也要救出黄百韬,后面还有援军陆续赶来。

粟裕当即决定撤出潘塘镇,不要跟国军硬碰,把主力留在正面战场上。粟裕再一次因为战略上的考量放过了邱清泉一马。

眼看着解放军有序的撤离了潘塘镇,邱清泉并没有追击,也没有继续增援黄百韬,因为他看到了一个表现的好机会。

邱清泉明白蒋介石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场胜利,是一场可以证明蒋介石还有实力的大胜仗,以此来获得舆论上的优势和美国的继续支持。

而潘塘镇“大捷”无疑是一个好的道具,在与刘峙、蒋介石沟通之后,邱清泉自导自演了一出大戏。

他先是让自己手下的国民党军换上解放军的衣服,装成俘虏的样子在潘塘镇站成了一排,请记者来拍照,又无耻的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共军战败”的狼狈之态。

粟裕身边的军官见了这份报道吓得赶紧拿给粟裕看,问粟裕我军是否真的有战士被俘在潘塘镇?

粟裕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指了指那些“战俘”的鞋子说:“我们的解放军穿的起那么好的鞋子吗?做戏也要做的周到一些。”

这位军官才恍然这不过是邱清泉为了博得舆论做的一场戏而已。

虽然粟裕面上表现的云淡风轻,但是在心里对邱清泉的无耻行为厌恶到了极点,他为与这样的人成为对手而感到羞耻,发誓这次非要活捉了邱清泉不可。

在邱清泉导演他闹剧的同时,黄百韬依然在主战场上等待救援。久久不见援军赶来的黄百韬眼见解放军如虎的士气,知道自己败局已定。

又听说了邱清泉的丑态,自知增援无望,黄百韬拼出了最后的一丝力气,力竭而亡。

黄百韬虽然没有站对立场,但始终是一个值得对手尊重的军人。而反观邱清泉,虽然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不少的战功,但是他心胸狭隘,没有大局观,最终走向了灭亡。

黄百韬死后,国民党士兵的士气彻底崩塌了。粟裕见此情形,立刻向国军展开了攻心战。

共产党方面不断向国民党军喊话,告诉他们不要做无谓的斗争,共产党的胜利只是时间的问题,希望国民党军能够自动投降。

这一刻粟裕和他所率的大军在国军眼里已经如猛虎一般,而他们自己就好像在虎口里拔牙一般的危险。面对共产党的攻心战,很多国民党士兵选择了投降。

此时的邱清泉和李弥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他们不愿像黄百韬一样做无谓的炮灰,所以决定带着杜聿明撤往徐州。

命丧淮海战场

当时虽然杜聿明是明面上的“剿总司令“,但邱清泉李弥等人在蒋介石面前嚣张惯了,在战场上根本不听杜聿明的话。

这次黄百韬战死,虽然撤退徐州是经过蒋介石同意的,但是具体事宜还是邱清泉、李弥做主,这让杜聿明这个司令做的很是窝囊。

后有粟裕的大军追击,杜聿明一行人逃往徐州的路上危险重重。可是这时一向有“邱疯子”之称的邱清泉又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疯狂的举动。

当时负责殿后的四十五师正在被粟裕围攻,邱清泉说四十五师的师长是他的旧部,一定要回去救援。

无论他的部下和杜聿明等人如何分析利弊,邱清泉都听不进去,而且还放出狂言:如果连自己的老部下都不去救,那还是人吗?

据邱清泉之前的表现,邱清泉是否因为战友之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因为邱清泉的离开,杜聿明和李弥在陈官庄耽误了两天,最后被粟裕的大军包围。

杜聿明被生擒,李弥乔装逃跑,邱清泉下落不明。

所以面对这样下落不明的邱清泉,粟裕怎么可能不找呢?

粟裕叫来俘虏中邱清泉的部下,询问邱清泉可能的动向。据邱清泉部下讲,在被包围的那几天,邱清泉整个人已经快要疯了。

“他晚上不睡觉,一个人在院子里砍树。“邱清泉部下对粟裕如实说。

“砍树是何意?“粟裕不解。

原来邱清泉认为,院子里有树,合起来就是一个“困“字,所以他才会被粟裕的大军困住,把树砍了就可以解围。其实把树砍了,院子里就剩了人了,那就是个”囚“字了。

还有士兵说,当时陈毅派人给杜聿明的劝降信被邱清泉看到,邱清泉见后气的把信撕的粉碎,说“宁愿战死,也决不投降”。

粟裕默默听着下面人的讲述,他知道在前几场战役中因为我军的战略部署,让邱清泉占过几座城池,整个解放战争中他还没有打过彻头彻尾的败仗。

这一次邱清泉看到粟裕大军压境一般,他显然是害怕了,但是半生的军人生涯又让他不可以投降,所以邱清泉到底是不是逃跑了还真猜测不出来。

既然无法得知邱清泉在最后几天的动向,那就只能找了。

后来有几个士兵说在天黑时看见一个很像邱清泉的人往张庙堂村的方向跑,当时炮火十分密集,很有可能邱清泉已经被趁乱击毙了。

粟裕听说有了点眉目就急命战俘处的处长去找,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10日,邱清泉的尸体在张庙堂村的农田里被找到,身重七枪,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粟裕将情况上报中央军委,中央军委一致认为邱清泉虽然是国民党将领,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是有过不小的功绩的,为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应当给予厚葬。

一代名将结局如此,令人唏嘘。

邱清泉家境优渥,年少时也是品学兼优的爱国青年,曾留学德国,学习西洋战术和西洋武器,在黄埔期间屡立战功,在打击日寇方面也立下过汗马功劳。

邱清泉的功绩人民并没有忘记,但是邱清泉却始终选择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很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最后都认清了蒋介石的独裁主义,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贪腐问题,以及依靠美国的支持来治理自己国家的错误路线,很多高级将领因为无力改变蒋介石的想法而选择独善其身。

这其中有他们对蒋介石的忠诚,也有对自己利益的考量。

但是邱清泉在解放战争中,始终是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直到最后都选择了与人民对抗到底,所以虽然结局唏嘘,也是自掘坟墓,不可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