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义(王庆义:在朝鲜战场,一次打掉6辆敌军坦克)

发布:2022-10-30 12:01:30

他年轻时奔赴朝鲜战场,经历过腥风血雨,九死一生,那些远离我们生活的战地故事,至今都深深烙在王庆义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脑海里。在山东潍坊寿光市文家街道王家营东村,88岁的王庆义老人在自家小院里幸福地安度晚年,拿出那一枚枚带有使命感的奖章、纪念章,向众人讲述了朝鲜战场上的一幕幕。

个人档案

王庆义,现居山东潍坊寿光市文家街道王家营东村,今年88岁,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8月奔赴朝鲜战场,因作战英勇、贡献突出,荣立一等功。

15岁参军保家卫国 打掉6辆敌军坦克立一等功

“参军的时候只有15岁,就想着打仗立功,保家卫国。”王庆义老人说,当时家里穷,从小饱受生活之苦,在他看来,能参军是一件最光荣的事情。1949年,他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1951年8月,王庆义所在部队接到任务,奔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进入朝鲜后,部队编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3960部队,炮六团八连,我任八连三炮炮车长。”王庆义老人回忆说,刚进入战场时,美军给人的感觉就是依赖强大的火力优势,给予志愿军战士大量杀伤。当时在志愿军战士眼里,都产生一种同感,就是美军的炮弹似乎总是打不完,很多战士被火力压制得想冲出去与美军较量一下,可是火力太猛了,很多战士还没冲多远就被炸死或炸伤了。“美军的炮火太强了,有时候炮弹就像冰雹一般,密集地落下来,将我军阵地表面炸成一片焦土,有的山头能被美军炮火削低了好几米。”王庆义说,因为当时的炮兵部队都是驻扎在深山里,敌军为了寻找火力点,往往选择进行地面和空中火力扫射,“当时周围除了炮声还是炮声,很多战友出现了长时间失聪的情况。”

1951年10月文登川之战打响,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一部在朝鲜北汉江以东文登川地区,为抗击美军坦克楔入而进行的防御战斗。王庆义就是当时参战的一员,也是在这次战斗后,他荣立一等功。

“当时我志愿军炮兵部队采取观测定位的方式,精密打击,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能消灭敌人。比如在阵地上,炮兵侦察兵使用炮队镜,将美军的部署情况摸清后,报话机一声呼叫,确定好射程、高度,炮弹就会精确无比地落在他们的进攻步兵群里或者前方的坦克群里。”不过,就在一次次的猛烈对战中,王庆义部队所在的位置被敌军发现,敌军随即对他们进行了密集轰炸。“敌军一阵炮火过后,全班只剩下我和副炮车长了。后来参谋长、连长、指挥员和我们组建了临时炮兵班,向朝鲜人民军借了几发穿甲弹,我一连串打了下去,连续摧毁了美军六辆坦克车,其中120吨一辆,80吨的五辆,迫使美军坦克群后退数米,为取得战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王庆义被炮声炸成了脑震荡,臀部还负了伤。战斗胜利后,因他的英勇表现,被记一等功。

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中,老人找出了那张一等功的荣誉证书,遗憾的是,因几次搬家,这张“证书”仅残存一角,但下面的“援朝”等字迹清晰可见。“那时候只要开战,所有炮兵战士都会打到眼红,有的战士手上被火炮的高温烫得满是泡,很多战士疲劳到极点,打完炮弹累得倒下。除了火力优势,美军和联合国部队的单兵战术与作战能力与志愿军相差甚远,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坚强、英勇彻底压制了敌军气焰。”摸着证书,老人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当年战场上的一幕幕,“就算再讲一天一夜,也讲不完”。

铭记历史成“故事书”教育子女懂得感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时光如白驹过隙,70年转瞬即逝,如今88岁高龄的王庆义老人哼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依旧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他说,这些“战歌”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当年在战场上唱是提振士气,今天唱是为了怀念历史。

王庆义老人的儿子王定山告诉记者,1986年,他曾陪父亲去过北京,并到北京军事博物馆中看到了父亲作战时使用的大炮。看着一件件珍贵的照片和实物,父亲非常激动,几次老泪纵横。“当时父亲就嘱咐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住了考验,创造出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你们一定要铭记,要懂得感恩,将来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王定山说,父亲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尤其是战场上经历过的事、遇到的人,他都一一记在心里,闲时就跟孩子们念叨,家里还有几个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老物件,一直细心保留着。

采访中,王庆义笑着说:“我年轻时去战场鬼门关转了一圈,万幸的是活了下来,只是身体大不如前,出门也需要拄拐棍,可是俺们同村的那些老伙计非常喜欢听我讲战场上的那些事,我就是本‘故事书’啊!”

王定山也告诉记者,父亲在朝鲜战场上都是住在山洞、坑道,身子受了凉,耳朵也被震坏了,一到阴天下雨,两条腿的膝盖就疼得厉害。但是,父亲的心态很好,从来不向子女们抱怨什么,反而经常说,能活着回来,娶上媳妇成了家,比起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他已经是幸运的,所以,父亲经常要求子女要懂得感恩,多为社会做贡献。

采访结束时,老人再次细数了一下那些老物件,有些遗憾地说,现在只保留这些了,还有不少大小军功章,早些年都不慎弄丢了。“现在,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更是蒸蒸日上,我由衷地为生长在中国感到自豪。作为一名老兵,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把这些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我还要教育好子女,让他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王庆义激动地说。

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