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绍为什么自杀(饶毅:坚决拒绝"爱国"帽子,最敬佩张昌绍教授)

发布:2022-09-26 23:34:29

一、引 言

近日,因炮轰教育部高教司和霸气吊打华大CEO尹烨,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查阅饶毅的相关资料时,看到了他说的这样一番话:“我坚决拒绝任何人给我戴上‘爱国’的帽子。我认为爱国只能用来描述20世纪40年代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进行过博士后工作,后来回到战争中的重庆工作的张昌绍教授。”

张昌绍者,何许人也?竟让自视甚高、一般人难入法眼的饶毅教授如此敬重和佩服。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顺藤摸瓜,继续查阅张昌绍的资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个被饶毅推崇的张昌绍还真不是一般的人———

从寒门走出来的医学大家,中国药理学的奠基人,中国诺贝尔生物奖获得项目青蒿素研究发现的先驱;其夫人史伊凡参加过北伐,与徐志摩、丁玲等是好朋友,曾担任毛泽东重庆谈判时牙医政治意识和医疗技术的审查官;其女儿张安中,复旦大学教授,目前在中国学界怼天怼地的“饶大炮”饶毅的硕士生导师;此外,张昌绍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孙女,那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凭借与唐国强、刘晓庆主演《小花》而家喻户晓的著名影星陈冲。

中国药理学奠基人——张昌绍

饶毅为什么能够成为今天这样既是顶尖水平专家又想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良心知识分子,应该说,既与他个人的禀赋性格有关,也同他所受前辈们的教育影响有关。饶毅曾说过,张安中老师直接和间接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代际之间的不断传承。

走近一百年前的张昌绍,既能了解那段烽火硝烟、路程坎坷的社会历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镜鉴把握今天。

二、从贫寒家门走进世界顶级医学殿堂

1906年,张昌绍出生于江苏嘉定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当地的小学教师。1920年,在读完小学之后,因家庭贫穷,张昌绍不得不辍学。14岁的张昌绍进入苏州私立树德医院当了一名学徒,正是在这所医院里的经历,让张昌绍萌生了学医的梦想。为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刻苦自学。

1924年,18岁的张昌绍考入位于太仓的江苏省立第四中学。张昌绍在校期间极为活跃,是学校“雄辩会”的主要辩手,还经常发表时政评论,并积极参加一些爱国学生运动,为国家命运奔走疾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愤青”,甚至还领导了当时驱逐校长的运动,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1928年,张昌绍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更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成为一所独立且现代化的国立医学院,也是中国当时唯一的国立医学院。

1934年7月,张昌绍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因学业成绩优异,留校担任助教,从事药理学研究和教学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张昌绍考取了留英公费生,进入伦敦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张昌绍当时的研究课题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他经过三年刻苦学习和科学研究,于1940年获得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由于学业成绩优异且科研成果丰硕,他还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协会会员。

张昌绍在牛津大学

拿到博士文凭之后,张昌绍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和进修,当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是全美顶级医学院。从寒门走出来的学子,终于走进了世界医学的顶级殿堂。

三、烽火硝烟、艰难坎坷中毅然回国

1941年,中国国内烽火狼烟,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张昌绍谢绝美方的热情挽留,怀着急切的报国愿望,毅然回到艰苦抗战中的祖国。他历经辗转来到战时首都重庆,被上海医学院聘为药理学系副教授,并兼任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理研究室主任。上海沦陷前,上海医学院曾迁至云南昆明继续办学,后又迁往重庆歌乐山办学。

由于日本的军事封锁,西南大后方缺医少药,导致细菌性传染病流行而无法有效控制。在此危机时刻,张昌绍夜以继日地研究抗细菌药物,相继撰写了《磺胺类化学治疗学》和《青霉素化学治疗学》等科普性文章,及时介绍世界医学界关于磺胺类和抗生素两大发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

与此同时,张昌绍还与同仁一起利用简陋设备,开展磺胺类临床药理研究和中草药抗疟作用的研究,并组织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为西南大后方流行病防治做出了贡献。

当时的重庆,各种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张昌绍一家住的是竹片糊泥巴的房子,水电煤卫全无,生活用水需要从山下小溪挑到山上,晚上点的是电石(乙炔)灯。张昌绍同所有科研人员一样,在简陋的条件下从事科研和写作。

1946年,上海医学院从重庆迁回上海复校,张昌绍一家也随学校迁至上海。尽管此时国共内战已经爆发,但张昌绍的科学研究却没有停止。他于1946年和1948年,曾分别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药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疟作用》,是中药研究抗疟方面很有分量的论文,对后来“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国生物诺奖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这也表明,许多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取得的。

张昌绍关于青蒿素的著作

饶毅编著的记载张昌绍和屠呦呦传承的书籍

四、积极发挥作用,奠定了中国药理学基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1年上海医学院改组,张昌绍出任药理学系教授兼教研室主任。当时上海市政府十分器重张昌绍的学术声望,给予了一定的政治荣誉,让他出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兼新药组组长、全国血吸虫研究委员会药物组组长等社会兼职。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昌绍曾先后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和访苏联。那个时代能够代表国家出国访问,都是某领域里的“翘楚”,也是一种极高的政治荣誉。1956年国务院在评定教授级别时,张昌绍被评为最高等级的一级教授。

张昌绍编著的药理学大纲

张昌绍一生从事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的药理学教材和参考书被誉为中国药理学的经典著作。致力于培养药理学师资与科研人才,在化学治疗学和传出神经药理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药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拓奠基作用。

“十年动乱”期间,几乎所有曾留学欧美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张昌绍也没能幸免于难。1967年12月20日,因不堪忍受凌辱,他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自杀当天的日记中写到:“不实事求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我有口难辩,实在受不了。死轻于鸿毛,但是活着也轻于鸿毛;那么宁愿轻于鸿毛的死,不愿轻于鸿毛的生........”

在张昌绍去世11年之后,1978年,上海医学院为他举办了骨灰安放仪式。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在他去世的39年后,2006年,复旦大学为他举办了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张昌绍遍布世界的近百位弟子,不远万里齐聚一堂,这也让人更感受到,张昌绍大师风范和品格传承的价值。

五、陈冲:寻找外公张昌绍

影星陈冲是张昌绍的外孙女,1961年生于上海。1980年因与刘晓庆、唐国强等人出演电影《小花》,而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百花奖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

陈冲获百花奖

在陈冲仅有的记忆里,外公张昌绍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从来没有提高声音骂过人或者说过重话。张昌绍去世时,外孙女陈冲刚满6岁,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陈冲的母亲张安中只是告诉她外公“走了”。之后的几年,大人们从来没有在陈冲面前提到过外公,所以她对外公没有什么更多的记忆。少年时代,陈冲和外婆住一间屋,那么多年外婆也从来没有跟她提过外公。

结婚后的某一天,陈冲的婆婆跟她讲起了家史。婆婆的父亲李振曾经是国民党的将军,跟李先念是好友,1949年带着3个军投诚,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贡献的人。婆婆说着便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词典》,给陈冲看李振的事迹。很偶然地,陈冲看见自己的外公张昌绍也在词典里。陈冲读着外公那成就卓越、而对她来说却毫不知情的丰富人生,不禁感慨万分。

外公的事迹激起了陈冲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她想极力寻找和了解外公张昌绍的人生轨迹,并借助其明星的影响力,开始探索外公张昌绍的人生之旅,从多方面了解了外公的贡献和事迹。

谈到外公,陈冲有时会闭上眼睛,在大脑的角落里搜索对外公的记忆。模模糊糊,犹如梦境,似乎能看见外公坐在书房的身影。黄昏,自己从幼儿园回来,走到他跟前。他把自己抱到膝盖上,在那盏绿色玻璃台灯下教自己学写字。

一岁时的陈冲和外公张昌绍

2014年,在央视的明星真人寻根节目《客从何处来》的片尾,在谈到外公时,陈冲说:“我觉得世界上有一些人,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会读到,他们如果不能够理想地去生活,如果他们的生存状态不是他们觉得有意义的,如果这个意义没有了,他们会选择走。他(外公)就属于这一类人。”

六、饶毅:张安中老师直接和间接改变了我的一生

张安中是张昌绍的女儿、陈冲的母亲,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神经药理学家。张安中还是饶毅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时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轻时的张安中

2021年12月,张安中因病去世。饶毅发布《悼念我的导师———张安中教授》一文进行缅怀,文中回顾了自己做张安中研究生时的点点滴滴———

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跟随张老师做研究生的两年,是我一生学业最开心的两年。

那时张老师从国外带回先进的科学,研究“神经多肽的分子药理学”,集中于内源性阿片肽,新领域、新课题,受益匪浅。

1982年,我准备报考研究生之前,联系过多位老师。张老师1982年11月21日给当时在江西医学院念本科的我回信,通过我母亲的地址。

张安中给饶毅的信

张老师回信不仅有信息,还加了祝愿。张老师乐观、善良,对年轻学生自然如此。

张老师非常有创造性,且有多方面才华。张老师还具体帮助我申请出国。不仅张老师自己写推荐信,而且在哈佛教授来信提到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的冯德培先生后,张老师介绍给冯德培先生,申请哈佛的推荐信有冯先生一封。斯坦福大学药理系主任Avram Goldstein给多个学校写推荐信,也因为张老师引荐。是张老师直接和间接改变了我的一生。

饶毅说,是张安中直接和间接改变了他的一生。虽然饶毅同张安中的父亲张昌绍没有直接交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张昌绍的人格风范和行为事迹一定会对饶毅产生了重大影响。否则,饶毅也不会在30多年后的央视舞台上,满怀敬意地谈到这个他虽从未谋面、但却神交已久的张昌绍教授。

饶毅在央视“开讲啦”节目

2016年,饶毅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在谈到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时,他说像张昌绍教授这样的人才能说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而自己则深感惭愧和惶恐———

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当然得做有意义的人。做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个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可能是更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和平年代的中国人。我在9年前回北大,我坚决拒绝任何人给我戴上"爱国"的帽子。

我认为爱国只能用来描述20世纪40年代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进行过博士后工作,后来回到战争中的重庆工作的张昌绍教授。他是药理学家,他在战争期间可以留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决定回到祖国,这叫爱国。有他这样的科学家从西方引进我国所缺乏的科学传统和当时的现代科学,才有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屠呦呦和其他科学家在中国做的研究。他们做的研究是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化学单体抗疟药青蒿素。他们的研究结果造福于中国,造福于人类,所以他们所做的是有意义的工作,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

我这一代,特别是像我自己这样的人,不仅完全没有资格标榜自己爱国,而且我很担心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意义不大,甚至没有意义。

七、结语

这篇文章从当下火热的饶毅扯到了不为人知的一百年前的张昌绍,主要是因为饶毅现象不是一个具体的、局部的、一时的问题,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如何同所处社会相容并发挥作用的大问题。也就是饶毅一直所困惑的: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如何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中国、造福于人类,从而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饶毅也好,张昌绍也罢,虽然时代不同,但他们的角色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所处社会中的一名知识分子。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该如何发挥作用?是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姿态站在体制之外呢,还是像皮毛相连那样依附并融入体制之内呢。这其实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不得不想办法解决的大课题。

饶毅的性格特点同张昌绍是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的。陈冲说外祖父张昌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实际上,对张昌绍来讲,温文尔雅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表象,他的骨子里其实是刚硬和激烈的。否则,他也不会做出年轻时驱逐校长、晚年面对体制的不相容(主要是思想上)时而决然自杀的事情。

当然,时代毕竟是在进步的,社会毕竟是要发展的。在上一篇引起大家热议的《吊打尹烨、炮轰教育部、痛击体制,被誉为当代鲁迅的饶毅是何许人也》文章中,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像饶毅这样的“大炮”,还能好好地存在,这本身就说明了社会的包容和进步。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网友说,应该让饶毅去当科技部长、教育部长、两院(科学院、工程院)院长等等,我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有人适合做官,有人适合做学问。官僚体制内那种文山会海和繁文缛节,恐怕不是像饶毅这样的知识分子能受得了的。

我认为,像饶毅目前这样的身份就挺好的。他实际上扮演着三个角色——负责全面工作的大学校长(需要相当的行政管理才能,不是一般院士能干得了的)、国内顶尖的生物学家(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和才能)、具有一定声望的社会活动家(参加央视、凤凰网等节目,包括炮轰教育部、科技部、尹烨等社会弊端),这样的多重角色,应该是比较适合饶毅的秉性特点的,也能使他比较好地发挥综合性影响和作用。

张昌绍、饶毅的隔代相望

从张昌绍到饶毅,秉性相近、精神相通而又隔代相望的两代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社会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传承着什么,又改变着什么。这样的传承和改变,将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呈现————

(图源网络 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