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免费资料大全一(刘伯温临死前,为何坚决要咬1口烧饼?原来与一本预言书有关)

发布:2022-09-27 04:32:49

刘基,字伯温,以字行。他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在朱元璋起兵征讨四方,抗击元朝的过程中为朱元璋屡出奇策,被誉为“明代第一军师”。

明朝统一后,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为后来人扫清障碍。

刘伯温早早地看出了朱元璋的这些念头,不仅自己成功脱身,还顺手拉了一把徐达,让他没有成为朱元璋的刀下之鬼。

刘伯温免费资料大全一(刘伯温临死前,为何坚决要咬1口烧饼?原来与一本预言书有关)

更玄奇的是,刘伯温还是一个精通预测的人。

朱元璋让他预测后来之事,刘伯温先向朱元璋索要了一块免死金牌,才写下一本书名为《烧饼歌》,里面的预言也十分精准,一直到满清灭亡。

据说刘伯温临死前,一定要求要咬一口烧饼,众人不知何为。

咬一口烧饼和将书名命为《烧饼歌》,也许是其中有什么联系吧。

01 家族出身

刘伯温是青田人氏,祖上也是个官。

他的曾祖刘濠,曾经是宋朝的翰林掌书,听起来就不是一个有权势的官员,可他却是一个有心的人。

宋朝被灭后,刘濠不再仕元,但在当地却仍然有些名声与影响力。

蒙元统治残暴,同乡子弟林融倡义兵反元,势单力孤,最终被元军消灭。

元朝廷派遣官员到本地,记录那些一同参与反叛的人,目的自然是一体捕诛。

刘濠在当地有些名望,官员办事途中经过他家,就留下来做客。

刘濠把官员灌醉,佯作不小心烧掉了他的名册,于是名单上的人都得到了保全。

人们都私下里说刘家德厚,将来必有福报及于刘家。等到刘伯温出生,天生聪颖,是个神童。

他的老师郑复对他爹刘爚说:“这孩子聪慧以极,人们说的刘氏福报,应当就出在他身上了。”

刘伯温果然深孚众望,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

早知道许多人一直到老,还依然是最低等级的童生。

而进士是已经通过殿试即科举中最高一级考试的人,可见其才学。如果放在今天,也是个某省状元。

进士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元朝廷于是给了他一个高安县丞的官职。官不大,是正八品,但是它是刘伯温的跳板。

刘伯温向来公正,处事严明,嫉恶如仇。

他发现高安本地有一些豪强,与当地的官员互相勾结,鱼肉百姓。他们强夺百姓的财产、妻女,甚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百姓们呼天唤地,却没有丝毫办法。

于是刘伯温暗地里搜集证据,将这些不法豪强一网打尽。

有人警告他说:“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丞,他们身后却有更大的官撑腰,为什么要和自己的官职过不去呢!”要求他放弃追究此事,刘伯温严词拒绝。

经过他的治理,高安的风气为之一新,百姓安居乐业。

在职期间,他恩威并施,对于百姓们主要以抚慰为主,但从不宽宥违法之人,很是有一番政绩的。

因为他的为人,地方豪强恨之入骨,每每构陷他。幸亏上司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遭难。

刘伯温直快的性格,让他根本不像一个“军师”,而像是一个有智慧的“大侠”。这也让他在后来跟随朱元璋反叛腐朽的明朝事业中,有了最初的动力与铺垫。

02 首席军师

因为那些地方豪强的打压,让为官正直清廉的刘伯温十分反感,将他们治得是叫苦不迭。

于是这些豪强们干脆绕过刘伯温,找了朝中的人屡屡打压他,愤然之下,刘伯温直接撂挑子:这官我不当了,爱谁当谁当去吧。

后来元朝廷又征召刘伯温做了几个官,无一例外,都是干了不久就辞了。

不久,方国珍行乱于海上,背叛朝廷。元朝廷即令刘伯温出任元帅府都事,辅佐朝廷剿灭方国珍。

刘伯温认为方国珍虽然在海上,但必须要登陆来取得物资,于是献计于朝廷,在海边建造了几座城市,使方国珍不能上岸。

这一下掐住了方国珍的命脉,他虽然是元朝的“海贼王”,可也得吃饭不是。刘伯温这么一操作,让他失去了补给。

于是方国珍使人带着重金前往贿赂刘伯温,刘伯温直接拒绝了来者,表示你方国珍要么投降,要么等死。

眼见刘伯温这里是密不透风,方国珍又找到京城里负责剿匪的京官。

这一次方国珍可算是找对了人,对方收下了贿赂后,不仅打出招抚大旗,授给方国珍官爵,还顺带责备刘伯温专擅威福,给刘伯温气得不轻。

干脆再次辞官,不干了。

朱元璋起兵攻下金华后几次邀请刘伯温和宋濂等人,于是刘伯温出山辅佐朱元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让朱元璋大为赞赏。

当时韩林儿自称是宋朝之后,中原反元的汉人势力,也遥尊韩林儿为皇帝,在军营里放置他的画像或者雕像来参拜。

刘伯温对此很是不屑,说道:“牧竖耳,拜之何为!”然后去见朱元璋,说他应该自己起兵做皇帝。

刘伯温还为他献计说:“现在中原的势力,只有我们、陈友谅和张士诚。张士诚势力不强,而且胸无大志,不会援助陈友谅。我们不如先收拾了陈友谅,再反过头来打张士诚。统一这些势力之后再北上进攻元朝,元朝腐败不是明公您的对手,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了!”

朱元璋十分赞同,先与陈友谅开战,张士诚果然乐得坐山观虎斗,并不出兵。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是天昏地暗,一天要接战几十次。朱元璋和刘伯温在帅船上。

一次交战,双方打着打着,刘伯温突然大喊要朱元璋换船,朱元璋不解其意,但还是按他说的做了。

朱元璋刚在另一个船中坐下,旗舰就被陈军一炮轰碎,莫不是真能预言未来?

陈友谅见朱元璋旗舰被击中大喜,结果朱元璋并没有死,还率军驱杀过来。

陈友谅军队大败,之后朱元璋先收拾了张士诚,又击败元朝,统一天下的步伐,果然如刘伯温所料。

在此期间,刘伯温也是屡出奇计,为明朝的建立立下功勋。

03 明哲保身

有一次,朱元璋因为某些事对李善长起了意见,想要撤掉他的宰相之位。刘伯温劝说他不要这样做。

朱元璋大感惊异,因为刘伯温和李善长是有仇的。

朱元璋问他原因,刘伯温只说李善长有丞相之才,宜赦其小过。

但后来朱元璋还是把李善长罢免了。

这时的朱元璋,已经开始清洗功臣,刘伯温有意识地看到了这一点,也就没给李善长请脱。

毕竟能罢官回家留得一命,已经是幸事了。

但李善长这一罢免,丞相的位置就空下来了。朱元璋打算让杨宪来担当丞相的位置,刘伯温却说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气,不适合担当宰相。

随后又问汪广洋和胡惟庸,这两人得到的回答一个比一个差,这时朱元璋故意试探刘伯温说:我看这个宰相,没有比你更适合的了。

如果刘伯温答应了,他的下场恐怕不会比李善长好。

刘伯温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急忙以自己生病为借口推脱,但还是劝谏朱元璋说:“我因病不适合宰相职务,但您说的这几个人,也确实不行。”

果然这三人后来下场都很惨。尤其是胡惟庸,中国的丞相制度就此在他这里消失了,取代的是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

刘伯温以出众的政治智慧,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清洗功臣的行动中存活下来,并保存了名节,最终安然逝去。

传说刘伯温临死前,要求子女拿来一张烧饼,他咬过一口之后,方才去世。这应当与他的预言书《烧饼歌》有关。

04 预言之书《烧饼歌》

刘伯温精通卜术,而传说诸葛亮能够呼风唤雨,是近乎于妖一般的存在。因此人们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比,也有这一层的含义。刘伯温创作过《烧饼歌》,是颇为准确的预言。

《烧饼歌》书名的来源,是一个小故事。

传说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忽然有人报告刘伯温请见,于是朱元璋把烧饼扣在碗下,让刘伯温猜碗下是什么东西。

刘伯温掐指一算:“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朱元璋觉得很是神奇,就请他占卜后来之事,比如王朝兴衰等。

从明朝建国到清朝灭亡,这首作品预言的颇为准确。由于篇幅限制,不能全部陈列,我们就选择其中一些大事件进行罗列与解读:

首先是关于靖难之役:

基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

这里的燕,现在看来无疑是燕王朱棣。然后就是明朝的灭亡,他甚至预言到了崇祯的死法与灭明者的名字和国号:

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崇祯煤山上自缢而死,明遇顺则止,指明朝为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所灭。还有“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木下一了,李也。目上一刀即字,将丁字放进戊里,就是成,刘伯温预言到灭明者为李自成。

他又预言“运至六百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实际上是说明朝国祚是六百的一半三百年。

总结

刘伯温名刘基,以字行。刘基少时就是神童,时人甚至将他比作诸葛孔明。长大之后在地方做官,清廉正直,地方的不法豪强都被他打压,百姓拍手称快。

但刘基过于正直和元朝官员的腐败让他不能得志。这也为刘伯温加入朱元璋反元埋下了伏笔。

在多次辞官之后,帮助朱元璋开始反叛元朝,建立明朝。

之后他凭借出众的政治智慧,成功在明太祖清洗功臣的行动中生存下来。

他善于预言,在明太祖的要求下写下一本《烧饼歌》,这本预言非常准确。

上到靖难之役,下到满清灭国,明清六百年历史都记录其中。临死时,他要求儿女拿来烧饼并咬一口,大概就与这《烧饼歌》有关吧!

参考文献

1.《明史》.国学导航[日期2020-01-10]

2.《一代伟人 名垂千古》.中国刘基网.2008-12-01[日期2014-01-15]

3.《明史纪事本末》 .国学导航[日期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