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碑记预言全解(大雨过后突现一块石碑,不过几十个字内容难解,跟刘伯温预言有关)

发布:2022-09-27 04:32:55

封建时代的帝王往往都有谋臣,这些谋臣虽然看似文弱,但是,却能够在谈笑间发动一场战争,流血漂杵、血流成河的惨剧都在他们一皱眉之间悄然的计划着。可以说,没有伟大的谋臣,就没有伟大的君王,王者固然需要远见和雄心,可同样需要运筹帷幄的谋士帮助。

明朝初年的刘伯温便是朱元璋最重要的一位谋士。

刘伯温碑记预言全解(大雨过后突现一块石碑,不过几十个字内容难解,跟刘伯温预言有关)

有一次,刘伯温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被后人誉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甚至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可见,后人对刘伯温的评价非常之高。

事实上,刘伯温的确是一个多面手,他不但是个军事家,而且,还能够胜任丞相的职位,另外,他还懂风水谶纬学,据说,明朝的皇宫就是在刘伯温的勘定下改造修建的。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更是有了通天彻地之能,人们甚至说他能够预见未来。甚至,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的《烧饼歌》与《推背图》有着相同的地位,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语言图谶。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刘伯温的神秘故事。

刘伯温死于1375年,然而,两百多年后,明朝衰世到来,人们竟然发现了刘伯温生前遗留在世上的一块碑。这块碑上的碑文清楚地预言了明末天下的纷乱格局,以及百姓的艰难生活。

相传,在天启三年九月,凤凰至河南禹州,身长丈余,百鸟相从,不计其数。内有鸟如马之大,本处官以面饭设祭,隔三里之遥,住七日去。躧死之鸟,不计其数,地上榛松梧子,厚尺余。

天启七年四月十一日,安徽境内霍山县连日霪雨,大雨一下便是半个多月最终酿成了一场山洪。山洪过后,人们惊讶的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面似乎还有碑文,好奇心驱使着发现者探究碑文的秘密。当石碑被清洗干净以后,人们惊讶的发现这块碑竟然是开国元勋刘伯温遗留在人世的预言之一。

碑文上清楚地刻着“刘伯温碑记”的字样。

碑文很简单,不过几十个字,但内容却令人感到惊讶。碑文写道:

“生出西山马,卸却贵州鞍,杀尽五溪苗,踏破大元关。天启命逢下甲子,黎民涂炭饥荒死,奴辈道从民大乱,定固安邦血流楚,只恐木上生铜铁,是是非非方信武”。

这段话非常直白,但是,又非常隐晦。它一方面道出了衰世的惨象,另一方面又写出了时间“天启”。联系当时社会的纷乱情况,时人难免会想:难道这位传奇谋士竟然在明朝开国之初就预言了天启的乱象吗?

我们无法知道刘伯温是否具备这方面预言的能力。然而,明朝的确是从这块石碑出土后发生了一系列大逆转,这些剧烈的转折将明朝带入了深渊。

自从这一年后,天启皇帝驾崩。而陕西地区长达几年的饥荒也终于引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并且,从此以后,各地的起义此起彼伏,根本镇压不完。新继位的皇帝崇祯虽然肃清了魏忠贤一干阉人,但是,国力却没有得到恢复,反而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

最后,同李自成、努尔哈赤等人连年作战,耗干了明朝最后的国力,东南的士族却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搜刮百姓的财富。

但事实上这块所谓的刘伯温碑文与刘伯温并没有直接关系。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石碑的文字出自明末文人赵吉士之手,碑文估计也是他杜撰出来的。

并且,在此之前,也就是天启七年二月,镇江地名戴港,挖出一石碑云:

“九世悠悠地上休,巍巍福地反淇州,人间若问消磨事,只在龙盘蛇上头。三十八岁算八字,江上东边黑水流。寅卯起辰巳止,淡淡水,不用米,还在常,不在扬。星在日边出,摇在五年头,碑出干戈动,东边血水流,寅卯辰巳午,人难过,鬼神愁。”

然而,赵吉士从未在任何场合承认过这件事,所以,我们暂时还无法下定论。赵吉士的确是明朝末年的人,而且,他后来还在清朝的朝廷里面做了官,由于为官清廉他还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按理来说,这样的文人雅士应该不会搞什么虚妄的“预言”恶作剧。

历朝历代灭亡的时候都会伴随各种童谣或谶语,比如说当年:“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的童谣就引爆了元朝的衰亡命运,而这段碑文也敲响了明朝灭亡的丧钟。并且,这种所谓的童谣,也往往出自各种起义集团谋士之手。当年刘伯温的确很善于搞这一套,两百年后的人借用他的名气来还施彼身也说得过去。

清朝的时候不是还有人借用刘伯温的名头搞这一套预言的把戏吗,后来,还不是被人拆穿了。所以说,我们根本不用相信什么预言,只要行得正坐得直,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所谓的预言不过是用来蛊惑人心的手段,属于江湖把戏,根本不足称道,如果被戳穿了便不值一提。

参考资料:

『《先曾祖日记》、《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