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的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代才女班婕妤的悲喜人生)

发布:2022-09-04 22:46:08

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她以贤淑而有名,她曾是汉成帝最宠爱的妃子,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不料,她最终还是失去了汉成帝的宠爱。没有了靠山的她,处处受到排挤,差点遭到皇上新宠的陷害。聪明的她,主动退出皇宫,去服侍太后,免去一劫。

对爱心灰意冷的她,将满腔的爱和凄怨,汇集在了诗里。

班婕妤的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代才女班婕妤的悲喜人生)

此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有人说,她是完美女人的化身,漂亮有才气,端庄贤惠出身好,且不恃宠而骄。

完美女人却没有完美爱情,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她对汉成帝的爱,甚于后宫的所有妃嫔,她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了让汉成帝好、国家好。可她的良苦用心,又有几人能识?

班婕妤,这个出身名门、优雅贤德,曾与汉成帝恩爱缠绵,有着华美岁月的女子,却因赵飞燕、赵合德俩姐妹的出现而改变了命运。

仅此,她的爱情,便成了那镜中花,水中月。

在诗里,她自比团扇,而皇上就是那持扇的主人。虽然团扇在天热时,会一直陪伴主人身边,为他消暑。可当天气转凉,主人也就将团扇毫不爱惜地丢弃在了箱子里,不再用它。

她就像那团扇,虽然质洁形美,在炎炎烈日里为主人带去了清凉,但仍然脱离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因为班婕妤这首诗,“秋凉团扇”又名“班女扇”。而这种扇子自此也成了失宠女子的标志。

虽然失宠,但她依然坚强地生活着,在夹缝里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空间,逃出了那个斗得你死我活的后宫。

但是,在汉成帝死在宠妃的床上后,她又成了唯一一个守着他,在陵园里过完下半生的女人!

历史上的美女妃子虽然很多,但既是皇妃,又是诗人的就屈指可数了。班婕妤算一个,她是西汉女文学家,也是左曹骑校尉班况的女儿。

那时候,班氏是名门望族,财富地位显赫,家族里很多人都具有文韬武略,很受皇家信任。

身为驱逐匈奴的将军的女儿,班婕妤自小便聪明可人,不仅会棋琴书画,而且会诗词歌赋。后来,她被选入后宫,成了汉成帝最宠爱的妃子。汉成帝曾因她的美貌和才情,痴迷于她,冷落其他后宫美人。

所以也才有了“婕妤视上卿,比列候”之说。

她居住在汉宫最有名的增成舍,贵宠无比,她的地位,在当时几乎能与许皇后比肩。

当然,她能得宠,也是因为她有那个资本。

班婕妤的才华绝不逊色于她的美貌,因为她能出口成章,妙手成文。有时候汉成帝遇到一些问题,也会去请救她。在他眼里,她不仅是他的妃子,还是他的老师。

那时候的他们,感情非常好,丝毫不像皇上和妃子,倒有点像平常人家的寻常夫妻。

擅长音律的班婕妤既能写词还能谱曲,所以也便时常即兴给汉成帝表演节目,让汉成帝在丝竹声中,放松心情。

有一段时间,汉成帝几乎到了离不开她的地步,出游也要带着她,甚至还专门令人造了一辆黄金大辇,邀她同乘。

如果是其他妃嫔,一定会欣喜若狂,求之不得。但她却拒绝了,还说,古代贤君出行,身边通常都是名臣。历朝历代里,只有夏、商、周的末代君王才会让宠妃坐在身边,而那些国家最后都落了个亡国命运。所以,她不希望如此。

那时候的汉成帝,因为心里眼里全是班婕妤,所以还能听得进她的话。虽然有些悻悻然,但也觉得她的话有道理,只得作罢。

太后及其他臣子知道后,都称赞她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樊姬是令楚庄王放弃享乐,勤于政事的好皇后。因为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可见,当时的班婕妤多么深得人心。

然而,即使她不蛊惑皇帝,也有女人挖空心思想蛊惑。虽然她是后宫里最受宠的一个,但汉成帝还是看上了公主身边的一个歌女,那个“环肥燕瘦”里的燕瘦——赵飞燕。

赵飞燕很快被充入后宫,成了后宫里受宠程度能与班婕妤相提并论的妃子。

可即使这样,赵飞燕依然不满足,她将自己的妹妹赵合德引见给皇帝,也便出现了姊妹俩共同侍寝的荒唐事。

班婕妤因赵家姐妹的出现,渐渐失去了宠妃的地位。

增成舍里,再难以见到汉成帝,他不是在赵飞燕的远条宫,就是在赵合德的昭阳宫。

汉成帝自那时,便被赵家姐妹牢牢控制住了。他不仅懒于政事,而且连曾经最宠爱的班婕妤,也被他忘在了脑后。

她的失宠,是因为她太过贤淑,品性太好?因她既没有赵合德的妖娆,也没有赵飞燕那轻盈的舞姿。抑或是她明知这么迷感汉成帝,会害了他,甚至亡国,所以才会矜持?

不管何种原因,汉成帝变了是真的。

聪明的班婕妤,清醒地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也无法改变。

也许是知道汉成帝已经不是以前的汉成帝了,所以,她过起了吟诗作画、淡定的生活,不再干预政事,更不参与后宫的争斗。宫里的各种娱乐、情色享受、地位争夺.--似乎都与她无关了。

也就在那时,她写下了《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圆月般的合欢扇是用新出产的细白绢儿裁剪而成的,那白绢儿纯洁如冬日里的霜雪。

夏天时,君王从袖内拿出,摇动它,微风吹起,阵阵凉风让人清凉舒爽。可当秋天到了时,炎热散去,君王就将那合欢扇弃置箱内,妤像从来没和它亲近过一样。

这首诗看似淡淡然,却不乏无奈和失望。

曾经那么得宠,最后却落得被弃团扇的下场。当班婕妤自比团扇时,内心一定痛苦无比。不过,她能预计得到争斗的到来,所以也便躲得远远的。可即使如此,她也依然成了皇宫争斗中的一个目标。

赵氏姐妹在将汉成帝攥在手心后,开始铲除她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用计将许皇后除掉后,赵飞燕做了皇后。随即,她们将矛头对准了曾经得宠的班婕妤。

她们想找她的把柄,然后将她置于死地。

聪明的班婕妤,预感到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她没有像许皇后一样,试图唤回皇帝的心,却为此反而送了命。她知道,皇帝的心已经迷失了。在皇宫,她唯一能依赖的就是曾赞美过她的皇太后。那里,也是赵氏姐妹的魔爪伸不过去的地方。

班婕妤决定去长信宫侍奉皇太后。她知道,皇太后有丰厚的羽翼,只有到了那里,后宫的暴风骤雨、飞沙走石才不会伤及她。

当班婕妤主动向汉成帝提出时,也许是想起了曾经和她的恩爱,怕她被赵氏姐妹算计,也许是怕她阻碍自己和赵氏姐妹寻欢作乐,总之,汉成帝只是稍作犹豫,便同意了。

移居到长信宫的班婕妤,似乎完全摆脱了后宫的纷争。她心如止水,除了吟诗作画,就是陪侍太后烧香礼佛。

远条宫、昭阳宫里传出的喧哗热闹,都被她置若罔闻。她只与诗词为伴,在孤寂中沉默着。因为她知道,那阵阵喧闹,其实是丧钟。

一场血雨腥风很快席卷而来,那个整日沉浸在赵氏俩姐妹温暖乡里的汉成帝,乐极生悲。

绥和二年,汉成帝死了,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

真应了那句话,太过执着于什么,也就会死在什么上。

狂傲的赵合德傻眼了,看着汉成帝的尸体,她知道,她的命运走到了尽头。没有哀求,没有逃跑,她自杀而亡。而赵飞燕,也被打入冷宫。

班婕妤这次没有置之不理,她还爱着汉成帝,她不希望汉成帝孤零零地躺在陵墓里,所以她要去成帝陵守墓。

有幽怨吗?一定有的,怎么能没有?他们曾经那么恩爱。

不过,与他相伴,即使只是守陵,她也心甘情愿。这种守候,除了爱之外,还有她的贤德。

就这样,伴着汉成帝的墓,班婕妤寂寞地度过了她余下的时光,离世时不过40岁。

去世后,她被葬在了皇室陵墓。

汉成帝不知能否想到,被他宠爱,又被他拋弃的女人,竟然也是所有妃嫔里,对他最痴情的一个。若他泉下有知,是否会后悔曾冷落了她?

捣素赋

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

见禽华以赢色,听霜鹤之传音。

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

......

计修路之遐? 怨芳菲之易泄。

书既封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

渐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这首长长的赋,也是班婕妤所有作品里,比较有名的一首,是描写宫女命运的赋。

这首长赋,先写秋天景色,旨在渲染气氛,然后用明月、荷花、云霞、桃李来形容宫女们的美。她们个个容貌秀丽,体态柔美,肌肤滑润,一笑百媚生。但她们也在寂寞和孤独中,度过了凄凉的一生。

接着,她又用宫女的捣素声,表达宫女的哀怨。捣素声没有乐器的美,却也哀怨动人。最后又写了宫女的不幸遭遇她们中的一些人,虽有美貌,也有高洁品质,用情也专,也曾渴望找个人白头到老,但因为进了宫,所以只能寂寞终老。青春年华,就那么在冷宫里消耗殆尽。

如果说班婕妤其他诗词是她才华的体现,那么,这首赋则是她善良的证据。

如此有才华,又能知道底层宫女疾苦的妃子呢?历史上又有几个?也只有班婕妤了吧!

有人说,班婕妤是爱情里的苦行僧,为了爱,她放弃了很多。她放弃了曾经可以享受的浪漫和荣华富贵。这一生,她爱得无私,却也爱得辛苦。

太过深沉的爱,有些男人是承受不起的。汉成帝就承受不起她太过盛大的爱,最后让放纵送了命。从最受宠到失宠,班婕妤对汉成帝的爱,始终没有变。得宠时,她不娇;失宠时,她也不怨。

淡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也许,正是因为那不同寻常的经历,让她对世间万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才写出了一首首平和、优美的好诗词。想必,说她是历史上后宫妃嫔里,最会写诗作赋的,应该也不夸张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千里相思共明月——南宋才女张玉娘的爱情,堪比梁祝般凄婉

薛涛:她是风尘奇女子,也是大唐女校书,晚唐最靓丽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