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问(面对“钱学森之问”,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一段话发人深省)

发布:2022-11-19 00:01: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一句感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被概括为“钱学森之问”。与此同时,钱学森还有一句话也流传甚广,他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当我再次读到这两句话,我想起了西湖大学校长、清华原副校长施一公的一段话,可以说,从侧面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施一公:清华大学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

在一次演讲中,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施一公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清华大学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也告诉我,想去金融公司。”这句话,可以说,正是对“钱学森之问”的回应。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尤其是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上优势独特。可是,人才人才,得先有“人”后有“才”。如果“人”都去了经管学院,都去了金融公司,大学又怎么培养杰出人才呢?最终,大学培养出来的,只是杰出的白领、金领。

另外,新近才发布的北大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也印证了施一公的观点。从北大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来看,已签三方协议的2630名毕业生中,仅仅只有117人(占比为4.45%)进入科研设计单位。也就是说,哪怕是在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搞科研,都不是北大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他们的主流选择,仍然是国企(占比为28.78%)和机关(占比为20.57%)。

问题出在哪里?施一公:大学的基础研究没法转化

优秀学生都想去经管学院和金融公司,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同样是施一公给出了答案:“现在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太差,转化不出来,不是缺乏转化,是没有东西可以转化。”没有东西可以转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小编的理解,那些躲在书斋和科研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成果无法转化,当然也就无法“变现”。搞基础研究的人,也要生活,如果因为搞科研反而让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当然不利于大学今后的招生工作和招生导向。

直面“钱学森之问”:怎么办?

直接回答“钱学森之问”,可能很难回答。但是,小编认为,有关方面应该在以下三方面着力。第一,对于那些有志于去经管学院等热门学科之外的基础性学科上大学的学生,给予更优惠的待遇,减轻其学业负担。第二,在就业导向上,对于研究型人才,也要给予重点关注。第三,要创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让搞科研的人也能富起来,让“搞科研就意味着清贫”的现象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