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小说创作特点(不是“纪念”,小忆张洁)

发布:2023-02-25 08:02:05

2022年2月8日,友人陈蔚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

作家张洁仙逝了!2001 年 4 月 20 日至 29 日北京西郊八大处虎峰别墅。我在225 房间创作歌剧《再别康桥》,我是19号大晚上到的,第二天早餐时在餐厅遇到一位优雅淡然的女士,我们互相点头致意。问了服务员,说是作家张洁在这里写长篇小说,偌大的别墅里只住着我们二位“写东西的”。我告诉了爱人张玮,他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我将这句话放在了后记中。

我附言:我见证了其中的一天。

陈蔚上山的第四天,我去探班。中午到大餐厅吃饭时,我们坐在靠窗的一角,张洁独自坐在另一角。我跟陈蔚说:那是张洁。陈蔚说:前两天打过招呼了。又问我:你认识她?我答:中文系毕业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张洁的。

1981年,张洁应邀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演讲。我听讲座时,特意带上了一本她的书,想的是请她签个名。那时,学校图书馆的一角有家书店,我总爱在课间跑过去转一下,看看有什么刚到的新书——往往只进十来本,瞬间就会卖光的。张洁的那本书,就是在学校的书店买的。讲座结束后,当代文学课的授课老师刘淮带我走到张洁身边,跟她说:蒋力是我这门课的课代表,他很喜欢你的作品,请你签个名吧。张洁抬头看了我一眼,接过书去,写了“张洁”二字。那时,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就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中的名篇!

在虎峰别墅遇见张洁时,她正在写作长篇小说《无字》的消息已经传开。我还记得,她的第一部长篇的名字:《沉重的翅膀》。小说出版后,对之评价不一,甚至还有不少批评。其后不久,作家刘的一篇报告文学新作,名为《艰难的起飞》。刚开始做一点当代文学研究的我曾说过:从篇名上就能看出呼应中的支持和相互理解。

那天,餐厅里的另一角略显喧嚣,因为还有一桌聚餐的人。其中一位是我以前在报社工作时的同事,远远地看见了我,竟端着两杯白酒过来,跟我碰了个杯。此时,张洁所坐的那一角,已人去桌空。

午饭后,我和陈蔚走出别墅散步,正遇张洁散步回来。迎面碰上,免不了闲聊几句。张洁说:写歌剧(其实是写歌剧剧本),没有钢琴怎么写啊?什么时候演啊?陈蔚说:12月演,到时候请您来看戏吧。

12月,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如期在首都剧场公演。我们请了不少嘉宾,但没想起要邀请张洁。说实话,我倒是闪了一念,又想,她未必肯来吧。没想到,几天后,在来宾签名簿上,陈蔚和我几乎同时看到了张洁的名字。陈蔚一愣:张洁来了?怎么没见到?

我不敢说她是不请自到。

悄悄的她来了,也许还是自己买的票,看过戏后,悄悄的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