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拾履读后感20字(少年张良拾履,“拾”出了什么样的学业)

发布:2023-01-11 22:00:29

作者:李维东(中学高级思政教师)

小时候,老家晚上照明,都是煤油灯,放学后都是趁着傍晚的余光,抓紧做作业和吃饭。为了节省,天黑以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或围坐在炕上拉呱,消磨睡前的时间。父亲就会经常讲些老故事,其中汉代大军事家张良小时候“拾履”的故事,深深地印在心里。父亲就这个故事的道理告诉我:在学校里要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即使被说一顿、训一顿,甚至打两下,也要像张良那样,你才能学到更多的书本知识和做人道理,以后才能有出息。

张良拾履是《史记》中的一个故事,令人难以忘记的,刻骨铭心的,非常生动传神的,是几个细节:一位陌生老人,衣着普通;故意当着张良的面,把自己的鞋踢到桥下去,然后盯着张良,要求给捡回来,再长跪着给穿到脚上去,又故意大笑而去,离开张良约500米的距离又返回来,以此观察试探后,说了一句“孺子可教也”。然后与张良相约,五天后的清早再次见面,一次考验张良能否守信、早起、尊重三项品行与习惯。张良连续迟到两次,到了第三次,张良提前到了,老人才赠送张良一本“太公兵法”,苦读十年后,学业大成,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名垂青史。张良如果没有这两次“跪”、四次“忍”,其能得到奇书?得到后,不是十年发奋苦读,又岂能成为一代军事家?

在媒体新闻中,经常会看到有的学生及其家长因为孩子被老师批评、训斥、惩戒,就对老师打骂、投诉,以致有些老师因此被处理、被停职,被通报,造成了老师们面对学生逃课、违纪等行为,不敢管,师道尊严成为历史,最终吃亏的是谁?最大的受害者是谁?张良拾履的故事,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对一个孩子的学业成长和事业发展,仍然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严师出高徒,特别是对于自律性差的孩子们,遇到了严师,应该是遇到了贵人,应该感谢,而不是纠结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怒怼恩师。

这个故事包含诸多育人、做人、求学、成才的内涵和要素。一是要尊重长辈,即使他是陌生人、普通人,即使他的言语、行为有些过分,也要学会尊重。这里包含着很深的做人的道理,与现在的文明礼仪教育一脉相承。二是育人思维与方法富有智慧,该老人故意做出令一般年轻人很难接受的方式考研张良,考验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磨炼的过程、启迪的过程,如老人的行为令张良“愕然”、“强忍”、“殊大惊”。并且两次予以表扬鼓励和人生指导:如“孺子可教矣”、“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三是年轻人求学,即使学知识,也是磨练心性,要有所成,有大成就,非诚不可。诚待恩师,诚待知识。一位陌生老人经过一连串“面试”后,告诫张良需要苦读十年,才会有成就。一本书研读十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组得到的。而做到的,比不是一般人。

希望每个家长能够跟孩子分享张良拾履的故事,从中受益。也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优秀经典故事中汲取学习、成长的营养,汲取人生前进的力量。

注:欢迎关注。严禁抄袭。

张良拾履读后感20字(少年张良拾履,“拾”出了什么样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