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张良的谋略有多厉害?为什么他能成刘邦的第一谋士?)

发布:2023-01-12 06:00:31

——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十八

说张良是刘邦的第一谋士,有诸多原因,其一是:张良是官后代,而且他成名很早,又能在一上任便出奇谋而制胜。

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张良的谋略有多厉害?为什么他能成刘邦的第一谋士?)

张良遇黄石公

张良是韩国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韩国当过宰相,韩被秦灭后,张良作为韩国大官的后代,不忘家仇国恨,立志复仇,他曾买通刺客,谋划行刺秦始皇,刺杀失败后,张良逃到下坯,在一座桥上巧遇了黄石公,这黄石公是谋略大师,他慧眼识张良,认为张良是可以授传智谋的人,于是,经过再三考验后,黄石公将谋略秘籍《太公兵法》传给张良。张良归附刘邦后,跟随刘邦转战南北,他用黄石公传授给他的谋略辅助刘邦,为其谋划军政大事,成了刘邦最倚重的谋士。刘邦长期在底层滚爬,占领咸阳后,经不起豪华宫殿和美女、珍宝的诱惑,便赖着不走了,他想长住秦宫,尽情享乐。而正是由于张良和樊哙竭力劝说,刘邦才退到了霸上,因此而得到秦民的拥戴。虽然刘邦先攻进咸阳,但是,当时项羽的势力比刘邦更强,项羽听范增的建议,设鸿门宴,欲杀刘邦,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对项羽表示臣服,张良利用他曾救过的项伯,即项羽的叔叔,为刘邦说情,宴会上,当项庄舞剑想加害刘邦时,项伯出手相救,刘邦才得以逃离虎口。显然,刚到汉军阵营辅助刘邦的谋士张良,又是劝说,又是献策,又是说通敌方阵营的人,竭力帮刘邦,让他离开咸阳到霸上,刘邦才能戒糜乐,得民心;同时也让刘邦鸿门宴上能成功逃脱,这等于是救了刘邦的命。

汉初名臣

张良相国后代的身份,加上行刺秦始皇的显赫名声,同时他又极力为刘邦出谋划策,成功让刘邦离开糜乐脱离险境,这确实让刘邦对张良刮目相看,张良有身份有名气有智谋,且立了大功,在此情景下,想成就大业的刘邦能不重要张良吗?可见,要当王的谋士,想得到重要,得有响亮名头,得有真本事,得干出真的成果,才有被信任和重用。在当代,想要得到董事长、总经理的重用,一样也得像张良那样,有名头,拿出真本事,才能得到赏识!

说张良能成为刘邦第一谋士的又一原因,是他巧妙行贿项伯,为刘邦争得了汉中地区这关键地盘,让刘邦既能隐蔽,又能突然出击。

游戏中的张良形象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违背楚怀王“谁先攻人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编了个“计功割地”的理由,自作主张地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而且,他把最偏僻荒凉的巴蜀地区分封给刘邦,称刘邦为汉王。同时,他又把关中要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先入关中,立功在前,却又得不到好封地,当然非常怨恨,他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才暂时忍耐、接受。被动局面下,张良想出一妙计,他把刘邦赠予他的金银财宝悉数转赠给项伯,劝说项伯说服项羽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张良的计策果然成功了,刘邦占据秦岭以南的巴、蜀、汉中三郡之地,随即建都于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而刘邦大军进入汉中后,张良又献妙计,他建议刘邦悉数烧毁入蜀之栈道,示意再不东进,让项羽消除猜忌,同时也防备有人从东边来袭。此计实施之后,刘邦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以求再展宏图。张良此计妙就妙在既可迷惑项羽,又可避开锋芒,为日后出其不意东进突袭创造有利条件。后来,果真如张良所料,刘邦养精蓄锐之后,用大将韩信计策,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从古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地打败雍王章邯,战胜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张良“明烧栈道”和韩信“暗度陈仓”的计策,不但成就了汉王刘邦的初期霸业,而且也成了以后的兵家经典妙策,闻名天下。

值得注意的是,张良“行贿夺地”和“明烧栈道”两计,一是为刘邦夺得了初期的根据地,二是以迷惑的方式避开了楚军的锋芒,使刘邦有了养精蓄锐的时间和地盘,这是很厉害的计策。张良为刘邦解决的是当时刘邦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张良作为谋士,急刘邦之所急,他以真智谋、实效果来投刘邦之所好,自然,刘邦对张良更欣赏了,张良第一谋士的位置更牢固了。

生意场上,作为顾问或策划人员或副手或助理,首先要知道老板或CEO当前最急于做的关键事是什么,必须能有好法子为老板或CEO解决关键问题,这才是高质量的“急老板之所急”,而且,此关键问题的解决会为下一步解决其他问题积蓄优势,如此所为,老板岂能不喜欢?

说张良能成为刘邦第一谋士的另一原因是,当刘邦想通过封六国后裔来摆脱困境时,张良及时陈述厉害关系,劝刘邦取消分封政策,使刘邦刘邦避免落入众叛亲离、满盘皆输的惨局。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大军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刘邦让谋士们献策,此时,谋士郦食其乘机给刘邦献计,他以旧时商汤灭夏封赏诸侯的实例来劝刘邦分封原来六国的诸侯子孙,认为项羽或许会因为得分封而臣服。刘邦正要发令分封时,张良回来了,知道郦食其的计策后,他大吃一惊,立马劝阻刘邦按下敕令。张良分析说,以往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完全可控,必要时随时可致其于死地,而如今汉王根本无力掌控局势,楚军强大,六国后裔会屈服于楚,而不会向汉王称臣。而且,现今诸多将领跟随汉王四处征战,便是欲得封地,汉王如扶植六国后裔,便是让跟随的将领们绝望了,而将领们便会再侍奉原来君主,汉王必定会众叛亲离。刘邦听了,倒吸了一口冷气,急忙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销毁分封六国后裔的敕令。也是在同一时期,齐国的大乱被大将韩信平定了,韩信占了齐国,居功自傲,很快给刘邦写信,借口说齐国形势多变,需要有个王来治理,请求刘邦让他代理齐王。刘邦被围在荥阳正烦着,看了来信大骂韩信:“本王久困于此,朝夕望你来助,你不仅未能领兵来救,竟要自立为王,可恨!”,张良和陈平见刘邦的态度,怕刘邦否决韩信的要求,使韩信离开刘邦,独立在齐国称王,所以,两位大谋士急忙暗中提醒刘邦,刘邦冷静之后,心领神会,立即改口说:“大丈夫要当就当个真王,当个代理王有什么意思?!”刘邦派张良带印信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满足韩信的心愿,从而稳住了一员大将,也将关键地盘齐国稳固地留在汉军阵营里。

张良在刘邦被困于荥阳时干的两件事对于刘邦太重要了:一件是避免了刘邦落得众叛亲离而成为孤家寡人的局面;一件是留住了汉军第一大将和十分关键的齐国地盘。张良的计策全是冲着关键事项而发挥的,这能不让刘邦赞叹吗?张良的谋略在现在商场上是有借鉴意义的:激烈的商战中,巩固阵营,稳住部下非常重要,如果任命和奖赏错了,让部下寒心,便会分崩离析,失去团队的凝集力,那就离失败不远了;同样,当部下立大功想得到升职、奖赏时,如对公司局势趋好有利,就别计较,应该好爽地满足部下的要求,别太小气了,度量大才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