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罪人司马光(《清平乐》:本该是"少女杀手"的司马光,为何出场就被弹幕"怼")

发布:2023-02-27 14:05:14

“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这是大文豪苏轼对于司马文正公的评价。在近日里炙手可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他是以一个风度翩翩,博学多识的少年形象登场。完全不同于流传的画作中,年近迟暮的老朽,这也使人眼前一亮。

历史罪人司马光(《清平乐》:本该是"少女杀手"的司马光,为何出场就被弹幕"怼")

“玉爵弗挥,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宜恕于斯人”。剧中的他也是非常仁义之人,对于御赐物品碎裂一事并未过多追究。就连宫中的小黄门,都纷纷夸赞他是一个大好人。

(一)、执于守旧,过于迂腐

在司马光出场的时候,在弹幕上出现了一片谩骂之声。有人说他是割地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说他鼠目寸光。司马光的名号可谓是妇孺皆知,黄口小儿了解他是因为其砸缸救人的故事。而成年人知道他,则是因为其著作《资治通鉴》。

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本编年体通史,书名也是由神宗亲赐,寓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他在剧中仁义的表现,以及其文学成就而言,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博学强知的好人,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对他不满呢?

1. 保守派代表人物

司马光年少成名,而且非常好学。《资治通鉴》成书以来,引得无数学子竞相争读。它打破了史书不作目录,以年检索的旧例,将历史编纂类型史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后世还将它与《史记》并列,且称两书的作者为“史学两司马”。

作为一个文人士子而言,司马光的成就无疑是极高的。在做人方面,他刚直不阿,不贪恋钱财。但是作为身居高位的尚书左仆射和门下侍郎而言,他就显得有些不太合格。司马光代表的是保守势力,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显得比较守旧。

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不能总是用古代圣人的观点来约束当下社会的发展。司马光自幼接受儒学熏陶,深受仁义礼智信的教导,这自然是好事。但在治国理政方面,要因时而异。倡导仁义固然是好,但也不能太过迂腐。

2. 新旧势力的冲突

正如《清平乐》中所演绎,仁宗对于司马光非常赞赏。在听其论述以后,龙颜大悦而且还送给了他琉璃盏。刚刚出仕,便能得此殊荣,是为臣之人的莫大殊荣。在许多观点上,仁宗都与司马光相契合,因此也颇得赏识。

“一朝天子,一朝臣”。仁宗死后,剧中的赵宗实改名为赵曙,顺利继位,是为宋英宗。但他在位时间不长,不久后神宗继位。在剧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宋朝的三冗.

即宋祁所提出的“天下有定官,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多而无数,三冗也”。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该将冗费,替换冗僧。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以后他立志要改变仁宗朝和英宗朝的局面。于是就启用了王安石,两人一拍即合想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极力反对的。新旧党争大战,一触即发。

(二)、一封朝奏,九重天

改革自然会触碰许多人的利益,也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司马光就是坚定的反对改革者,再加上他是仁宗朝的重臣,神宗继位以后自然对他颇有忌惮。并且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仁宗未曾采纳,这也与司马光有些关联。可以说,仁宗和司马光是知己而神宗与王安石是知己。

1. 少时砸缸,入仕砸宋

王安石在刚刚推行青苗法之时,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势力便极力的上书反对。否定变法,便等于否定神宗。所以,他很快被排挤出了权力的中心。在家赋闲十五年,最终也因祸得福著成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王安石本来并无什么个人之间的矛盾,甚至还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情。但正因为其太过守旧,所以才会有水火不容之势。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革除弊政,所以一定会遭受到保守派的反对。

从结果来看,变法充实了国库,打击了不法商人还提高了军事力量。虽然触及到了许多人的利益,但在总体上还是好的。并且凡事都需要探索,如果再多给王安石几年时间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变。

司马光和韩琦等人太过于守旧,极力的反对变法。再加上曹太皇太后以及神宗母亲的阻挠,最终变法难以为继。以至于改变宋朝命运的唯一契机,也荡然无存。

2. 错用奸臣,终为罪人

神宗去世以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她本人就是保守派的坚持者,所以手握权力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变法再继续维持下去。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了权力中心。《宋史》记载,他上《请革弊札子》,将王安石的变法比作是祸国殃民的毒药。

高太后则将他们称之为“乱臣贼子”,在司马光的劝谏下凡是参与变法之人不论有罪无罪一律发配戍边。同时,还大兴文字狱只要与王安石有牵扯之人,在朝中纷纷遭到排挤。一时之间,朝中人人自危。

司马光还任人唯亲,其中就有大奸似忠的蔡京。蔡京也是利用党争,屡屡铲除异己。而且还提拔了童贯。读过《水浒传》之人,都了解此二人在徽宗朝时把持朝政,祸国殃民的罪责。当然演义不能比作历史,但他们的确不是什么好人。

最主要的是司马光等人无视哲宗,还有人劝他要以“父子义”设身处地的为小皇帝着想。而他却不以为然,一贯的顺从高太后的指示。司马光以“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之名,继续无视哲宗。待其亲政以后,便开始了对保守派的打击。

(三)、割地求和,过于忍让

电视剧《清平乐》中,仁宗对于西夏党项和契丹辽国的态度一直是想要保持和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百姓安居乐业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当然,也有人会认为这是为其洗白。但不管怎么说,割地赔款一事在宋朝时有发生。剧中的仁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骄傲的称道,给辽国的钱,不如赚他们的多。如果宋朝真的有实力,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作为仁宗的坚定支持者,司马光与仁宗在对外一事上出奇的一致。

1. 一昧妥协,步步退让

宋朝因为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导致在军事问题上节节失利。兵不认将,将不识兵。打仗需要的是指挥者与士兵们的密切配合,但是赵匡胤为了防止藩镇割据以及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情况再度发生,于是不遗余力的打击武将。

本应是文官武将各司其职,那时却成了文官压制武将,在各方面处处掣肘。而且当时辽国和西夏分别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虎视眈眈。熙宁变法时期,北宋的军队已然收复了太祖时期所占有的河湟千里之地。

但是司马光上任以后,在各方面全面否定了变法派的作为。对于西夏,还是奉行一贯的妥协政策。在他的主张之下,把将士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以及米脂四镇全部归于敌手。他所做的,完全是为了苟且偷安而全然不顾将士们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

2. 功过争议,千古不休

司马光作为一个文人而言,他的文学成就自然无人否认。但是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他的思想太过于保守。当然,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事物。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对于集权制的宋朝而言实在是太过前卫。

而且他的青苗法和募役法确实对于底层百姓而言,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如果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变法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农民而言确确实实的触及到了其利益。当然,其初衷是好的但是局限性也不小。

司马光则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量问题,但是做的又太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变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司马光在重登权力巅峰以后,全盘否定而且任意打压变法之人确实有些私心。在他自己看来,割让土地是为了给朝廷以喘息之机,给生民以修养之时。

所以,当时的百姓对他还是非常感激的。不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他们都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但是两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眼光自然也不可能一样。此二人都是争议人物,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打仗自然会消耗民力物力,而且边疆地区的百姓又要经历祸患。司马光是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自然不愿意看见战事频仍。但他的眼光有一定的局限性,战争是为了和平而苟且换来的和平,并不是真正的和平。总有一天,还是会爆发战争。

结语:

自古以来改革必然要经历腥风血雨,就像商鞅变法,他自己本人还被五马分尸。而司马光的眼界有些过于短浅,并未往长远处考虑。其实,这也是受到了仁宗的影响。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瑕的,作为一个文人而言他可以称之为楷模但并不是一个好的臣子。

参考文献: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