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集解翻译原文(《荀子》原书文本的分析)

发布:2023-02-28 22:07:26

要真正理解荀子的思想,必须老老实实地读《荀子》的全部文本,在读的当中,仔细探讨这些文本要表达的意思。下面先来读其中的第一篇<劝学>。

《劝学》第一句话是脍炙人口的“学不可以已”,对这句话,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因为《荀子》的学与人的改造有关,所以这句话实质上是说以学为形式的人的改造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次性的或短暂性的事情,而是不可以停止的人生头等大事。

“学不可以已”,在《荀子》的整个思想中,是基础性的命题,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问题。《劝学》篇的整个宗旨,就是规劝人们进行改造人之天生恶劣本性的自觉的内省修养式学习,希望人们通过对先王圣贤所规定的礼义的学习,养成合乎礼义的思想行为,达到内省、知明而行无过的人生境界。

这就决定了“学不可以已”的必要性,同时,这也表明《荀子》的学,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知识性学习,而是为了改造人的恶的本性的个人修养,这与《孟子》所说的心性修养类似,但《孟子》是说通过心性修养而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是说通过学而改善恶的本性。

此篇又说:“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兰,皆喻人性,兰为人的先天本性,青则为学习与修养后符合礼义之善的人性。学而有已,则兰如故。学而不已,则兰可为青。换言之,有已之学,是一时之学,未能坚持到底,不能收到预期效果。无已的学,即无止境不休止的学,才有可能变兰为青。否则,其学毫无意义。

《荀子》所论的学,是改造人性的学,此种学因人性改善的难度之大而不可能有止期。兰不为青,水不为冰,则决不罢休。

青兰水冰之喻,是对“学不可以已”的进一步阐发,但还没有把有关问题完全阐释出来,所以又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段文本明确地说明了学对人性改造的重要作用。木、金都喻人之本性。受绳、就砺,则指学。直、利,形容经学而改善的人性。木直中绳,谓人性经过学而提升到善的境界,从而使人的行为符合善的规范。輮以为轮,形容学对人性的改造。

其曲中规,是说经过改善,人性已经善化,符合善的规范。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是强调学的作用。无已不懈的学习,就是輮的功夫,经此一番改善,人性发生质变,虽然外在的环境条件仍未改良,对人发生恶的影响,即所谓的槁暴,但已不会恢复到原来的恶劣状态。即是说,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学是促成改变的手段,学必须无已。

这样的学习之最终目的,是使人性得到改善,而成为君子:“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二句与“学不可以已”首尾呼应,完整表达了强调学习重要作用的意思。

这二句说明学第一要博学,第二要日参省。自孔子以来,都强调博学和对自己的反省,日参省,就是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思想与行动。这种反省以礼义等善的体现者为参照,不学就没有反省的自觉,就没有具体的理念可用来对照,所以日参省是以学为前提的,又是学的继续和验证。从另一个角度讲,反省是另一种形式的学,是学的途径之一,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更宏观的立场看,反省是儒家之学的主要特征,是儒家所推重的心性修养方式。博学以反省为前提,只博学而不反省,不是荀子所要求的学。同样,荀子的学,也反对不博学的空洞反省,博学与反省必须相辅相成。

经过这种学,荀子认为可以收到“知明而行无过”的效果。知明与行无过,代表两种意思。知明与博学相应,行无过与日参省对应。也就是说,博学使人知明,日参省使人行无过。

荀子的学,就是要使人收到这两个效果。知明是智识的问题,行无过是德性的问题。欲完成博学,就必须学而不已;而日参省的内心反省,同样不可浅尝辄止,也要不可以已,坚持一生。可知,荀子的学不能与“不可以已”相分离。

说到“知”,不能理解为现代的“知识”,乃是指人性修养方面的道理,就是儒家提倡的关于仁义、心性修养、圣贤君子、君臣道义等方面的道理。

这些道理,不是一次性或短暂性的学就能全部掌握与理解的,所以要学而不可以已。自孔子就有这种思想,如他说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就是一生之学,荀子则把这种学概括为“学不可以已”始能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博学君子。

可知,荀子的学,分为博学和内省两大方向。此两大方向都由学习者自己来进行和完成。博学是学习者向外的学,内省是学习者向内的学。向外的学,是把外在的仁义礼智等方面的道理掌握到自身中来。向内的学,是把所掌握的外在的仁义之理内化为人的心性。向外与向内,通过学习者的学而贯通和一致,这样的学实质上就是为了改造人性恶的活动。可知,这种学所关注的是学习者自身的问题,即孔子所谓的“学者为己”。

荀子集解翻译原文(《荀子》原书文本的分析)

加了标点的清代学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未加标点的《荀子集解》

民国时出版的四部备要中的《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