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荀子原文翻译(稷下读书会每日一悟|荀子荣辱7·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发布:2023-03-01 07:06:35

作为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稷下学宫“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其中,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他批判吸收百家之长,是集大成的卓荦大家,巍巍然少与伦比。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认为,君子、小人都好荣恶辱,而自身的言行是招致荣辱的主要原因,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自身修养的结果。荀子继而指出,只有重义轻利,遵循礼法,重视师教者方可获得富贵荣誉,反之则会遭受卑贱耻辱。荀子还进一步强调,只有人们遵守伦理等级秩序,各守其职,放开眼界,才能实现天下大治。

稷下读书会特别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大出版社的经典读本,以便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品读《荀子·荣辱》。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稷下读书会因此倡导以“每日一悟”的方式品读国学经典,具体方式如下:

1. 稷下读书会每天整理一段原文,结合注释和译文,供书友阅读;

2. 书友选择每日头脑最清醒时学习、思考;

3.建议整理记录感悟,或写在纸上,或发到文章下方的评论里与书友交流。

上海古籍出版社·张觉评注

【原文】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①,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②,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注释】

①材:通“才”,有才能。

②易:平和,舒坦,指心情不紧张。

【译文】

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况是: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的人常常通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通达的人常常统治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这就是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有才能而又谨慎的人常常安全得利,放荡凶悍的人常常危险受害;安全得利的人常常快乐舒坦,危险受害的人常常忧愁而有危机感;快乐舒坦的人常常长寿;忧愁而有危机感的人常常天折:这就是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况。

中华书局·方勇 李波评注

【原文】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译文】

光荣、耻辱的根本区别,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形是:以道义为先而以利益为后的就光荣,以利益为先而以道义为后的就耻辱;光荣的人常常显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显达的人常常统治别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这是光荣和耻辱的根本区别。材性纯朴的人常常安全受益,放荡凶悍的人常常危险受害;安全受益的人常常欢乐平和,危险受害的人常常忧愁不安;欢乐平和的人常常长寿,忧愁不安的人常常天折,这是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形。

商务印书馆·方达评注

【原文】

荣辱之大分[1],安危利害之常体[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3],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4],荡悍者常危害[5];安利者常乐易[6],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注释】

[1]分:分界,区别。

[2]常体:通例。

[3]通:通达,显达。

[4]安利:安逸,安吉。

[5]荡悍:放荡凶悍。

[6]乐易:欢乐平易

【译文】

光荣、耻辱的根本区别,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形是:以道义为先而以利益为后的就光荣,以利益为先而以道义为后的就耻辱;光荣的人常常显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显达的人常常统治别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这是光荣和耻辱的根本区别。材性纯朴的人常常安全受益,放荡凶悍的人常常危险受害;安全受益的人常常欢乐平和,危险受害的人常常忧愁不安;欢乐平和的人常常长寿,忧愁不安的人常常天折,这是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