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论中提出礼仪文化(从荀子《礼论》看礼制里的祭祀)

发布:2023-03-01 07:07:59

初识荀子是高中时期的一篇《劝学》,读来朗朗上口,并非诘屈聱牙的深邃难懂,当时就非常喜欢。近年学研国学,对荀子了解之后更加心生敬意。这位大师在齐国稷下学宫“三为祭酒”。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大咖:韩非、李斯均为其入室弟子。如此学识留篇三十二,逐一研读感悟良多。《礼论》一篇,让我对“礼”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本篇主要根据《礼论》叙述对当时战国丧葬礼仪的部分简要介绍与大家分享,才疏学浅杂家鄙言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荀子礼论中提出礼仪文化(从荀子《礼论》看礼制里的祭祀)

丧葬礼仪何以被“礼”所重视?

荀子篇中叙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解说出来就是:“礼”的要求是对待生和死都是很严谨(严肃谨慎)的。生,是人生命开始;死,是人生命的终结;如果生和死都安排的很好(合乎礼仪),那么为人之道就很周全了。所以,君子(有身份有德行的人)恭敬的对待生,严谨的对待死,整个过程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行事原则,也是礼义的具体规定。

《礼论》中阐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以,祭祀是“礼制”环节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根据《礼论》记载:当时只有天下的君主可以把开国之君与天一起祭祀,诸侯之间不敢毁坏始祖的祀庙,这是用来尊重各自宗族的始祖的。尊重始祖,是道德的根本。郊外祭天是天子的权限,由此可见天坛只在国家的都城才会建设,诸侯国是不能建设天坛的。如今全国也只有北京有完好的天坛。历史上做过都城的城市会有天坛的遗迹。社祭只有诸侯以上的才能奉行,祭祀路神则是向下延及到士和士大夫,这是用来区别尊贵卑贱的,只有尊贵的才能祭祀尊贵的,卑贱的只能祭祀睥贱的。这便是“礼制”的要求。

礼制还规定,拥有天下的君主可以祭祀七代祖先,诸侯只可以祭祀五代祖先,拥有五十里封地的大夫可以祭祀三代的祖先,拥有三十里封地的士可以祭祀两代的祖先,靠双手维持生活的普通百姓不能建立祖庙祭祀祖先。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周朝的控制力下降,各诸侯国僭越祭祀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越礼”的行为,一些是为了发动战争,扩张势力。另外则是世家实力壮大后的体现:季孙氏私家祭祀的规模超过了公室祭祀。据昭公二十五年传载: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杨伯峻先生注:此禘即是祭,不必定为大祭。盖诸侯五庙,次及襄公之祢庙,而万舞不足也。所以不足,缘季氏亦有私祭召其众也。礼,君祭孟月,臣祭仲月。季氏与君同日祭,又矫用乐舞,《论语》(《八佾》)所谓’八佾舞于庭‘,以私废公,此大夫所以怨也。这就是“礼坏乐崩”的具体体现!

根据《礼论》记载:在太庙祭祀祖先,要在樽里盛上清水,俎上放置生鱼,献上不加调味的肉汤,这是尊重饮食的本源。所以,到现在,老百姓在祭祀先人的时候,祭肉和鱼也是不放盐的。四季时的祭祖,以清水樽为最高祭品,供上清水,再献上薄酒,先献上五谷杂粮,而后再供上熟米饭;这个习俗现在好像不大有了。

每月的祭祀,进献不加调味的肉汤,供上各种美味的食品,这既尊重饮食的本源,也是便于祖先食用。尊重饮食的本源叫做礼的形式,便于食用叫做合乎常理,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礼仪制度,从而合乎太古时代的情况,这就叫做最隆重的礼。所以,酒杯里供上清水为酒,俎上放置生鱼,豆中先献上不加调味的肉汁,这都是上等的祭品,这种做法与太古时代的情况是相一致的。祭祀完毕,樽里的酒不倒尽;丧礼结束后,俎上的生鱼不品尝;三餐之后,不进食;这也是合乎太古时代的情况。

《礼论》记载天子祭天时大车上素色的丝帘,郊祭时用的麻布帽,丧服中腰间系的麻带,这也合乎太古时代的情况。三年服丧,哭声没有曲折,唱《清庙》颂歌,—个人领唱而三人和唱,奏乐时悬挂一口钟,也崇尚使用拊、膈、瑟等乐器,还在瑟底通孔,使瑟音低沉。

《礼论》总结,一切的礼,开始时简略,以后逐渐比较完备,最后达到令人称心如意的地步。笔者认为,生老病死在古人那里,都有非常细致的规范,这些规范像一个个隔间将等级社会界限清楚的分割开来。方格之间不可逾越,这就是“礼”,也就是规矩。古人认为:这样的社会规则是社会稳定,统治架构牢固的基础。《礼论》这部书较为小众,包括荀子也是研究甚少。因为对稷下学宫的了解,才发现荀子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在笔者看来,荀子的学生比孔子的学生成就更大,是所谓名师出高徒!虽然荀子以孔子为师,但将儒家的理论落地落实,才使得学生李斯和韩非名冠天下!未来,将好好研习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