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荀子为什么都是子(孔子、老子、荀子的“子”是啥意思,“百家争鸣又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2023-03-01 08:01:24

子是啥意思:在商周时期,“子”是天子所属卿的一种尊称。到了春秋时代,诸侯所属卿也称为子;再到了后来,大夫这一级别之间也相互称子。春秋战国时期,写书的、讲课的老师开始被学生们称为子。战国时代子就成了对学者的尊称。

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荀子为什么都是子(孔子、老子、荀子的“子”是啥意思,“百家争鸣又是怎么形成的?)

百家争鸣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度失败,周王室开始衰落,诸侯士大夫这一层面开始崛起,原来低层次的“士”这一阶层,开始在社会等各方面活跃起来,很受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因此在文学和思想都在向下移,学问开始出现在民间,应运而生,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传播各种学术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他们这些人被称为“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各号人物对社会问题、学术观点持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相互之间既展开争论又彼此之间相互吸收,最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场面。

“百家争鸣”这种局面的形成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主要它是第一思想解放运动,对后来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