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坐堂行医图("坐堂医",源于医学大师张仲景)

发布:2023-05-10 06:04:09

如今"同仁堂""仁济堂"这样的中医药店比比皆是。那么,为何把中医药店称为"堂",把"堂"中的医生称为"坐堂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啊,这些都与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有关——

在我国古代,根据医生的应诊方式不同,人们将医生分为坐堂医和游方医。坐堂医就是坐在固定诊点给患者看病的医生。历代名医大都是坐堂医,都有自己的诊所和药堂,少了漂泊之苦不说,还让自己有了更多时间钻研医术。游方医就是云游四方,走街串巷给患者看病的医生。

在古代,堂屋是供奉祖宗牌位、举行祭祀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因此,要比其它房屋庄重、高贵和宽大。中国古代建筑学也有"以堂为尊"之说,久而久之"堂"不仅成了高大、宽敞、富丽之房的代称,也成了权威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中医坐堂的"堂",除了字面含义外,也有自贵的意蕴。而"坐堂"的最初意思,是衙门里的大堂,它源于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坐堂行医图("坐堂医",源于医学大师张仲景)

坐堂医

"坐堂医"源于医圣

张仲景生于汉末纷乱之世,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疾病流行,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他目击惨状,抱着救死扶伤的精神,立志学习医术,以解除人民大众的疾苦。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并约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坐堂行医,且分文不取。他的这一举动,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被传为千古佳话。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张仲景坐堂

"堂"的演变

汉代之后,民间的医生,游历江湖有了一定资历,或者拜了一位名医当老师,就可以成为"坐堂医"了,这个堂,也兼具药铺的功能。一般除了医生之外,还需要有些学徒之类,除了每日坐诊,还需要上山采药,并且制作一些药品制剂。即使如此,很多坐堂医也要定期出门云游一下,大概像我们现代医学交流学术活动一样。

中医堂

传统中医是"医药不分家"的,"堂"既是治病场所,也是司药的地方,所以古代中医诊所和中药药店都可以"堂"命名。药店有医、医所有药,只是由于解放后,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中医"医药分家",致使坐堂中医逐渐淡出药店。及至今日,"堂"更多的时候成了中药店的特殊名号,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济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