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被谁打死了(淮海战役亲历记:李弥哭求部下放过自己,邱清泉万念俱灰神智错乱)

发布:2023-05-19 17:04:33

杜聿明被俘后,其妻曹秀清求见委员长,委员长却避而不见。曹秀清不依不饶闹到总统府:“我丈夫身体有病,还要他率部突围,他走不动,突什么围呀?这不是明明要他的命么?”

所有在场的文武官员想到杜聿明兵败被俘,委员长竟然躲了起来,对曹秀清避而不见,人人都感到万分心寒。

邱清泉被谁打死了(淮海战役亲历记:李弥哭求部下放过自己,邱清泉万念俱灰神智错乱)

陈官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的收官之作,1948年12月4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将杜聿明部包围在南北只有5000米、东西不过10000米的陈官庄。

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全歼杜聿明所部第2兵团、第13兵团共26万余人,淮海战役胜利落下帷幕。

以下讲述,部分资料取自《淮海战役亲历记》中,多位国军将领的亲身经历,战场回忆——

1948年12月28日,国军空军在寒冷恶劣的天气下飞至陈官庄空投补给,邱清泉的第2兵团与李弥的第13兵团在早已变成了人间地狱的陈官庄,为了争抢投下的粮食,双方甚至用上了轻、重机枪,把空投场变成了自相残杀的修罗场。

杜聿明闻讯,急忙派宪兵部队赶赴现场弹压,仍然不能制止骚乱,枪声响了整整一个下午,双方死伤数十人,就连负责维持秩序的宪兵营都被打死了好几个士兵。

从12月4日被围的这20多天来,杜聿明所辖各部均已断粮,除拉运炮车的骡马外,陈官庄内所有的牲口和家禽都被杀光,充作口粮。

为了烧火取暖,不光拆了民房,地里面的棺材都被扒了出来,最后就连阵地上的鹿砦也被拆了下来,当作柴烧。

就这样,各部官兵仍是饥寒交迫,粮弹给养根本无法保障。

华东野战军前线部队趁机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人。白天向阵地喊话,宣传政策。夜间将蒸好的一笼笼包子馒头送到国军阵地前沿,让他们自己来拿。

第74军58师收到华野部队送来的一口宰好的大肥猪,猪肚子里面装满了劝降信和宣传品。军长邱维达只能哀叹一声:这样子的攻心战术,厉害啊!”

在如此强大的政治攻势下,早就饿慌了的国军官兵不断越过前沿阵地,向华野各部队投诚。开始只是个别的,后来就越来越多,成建制的,一个排、一个连地跑过来。

华野4纵参谋长梅嘉生,每天都向野司上报敌军的投诚情况。

12月26日报告:“昨晚收容第8军、第9军87人,个别人的枪是偷人家的,还跟我们说,不带枪过来恐怕不大好。

敌营长、连长、排长均与士兵一样吃榆树叶、山芋藤,下级军官和士兵都不愿意再打,都想过来,只是恐于上峰恫吓。”

12月27日,梅嘉生在写给野司的报告中说道:

“昨晚跑过来的108人中,有十多人途中跌倒,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实在饿坏了,赶紧弄饭给他们吃。

据投诚军官讲述,李弥曾交代第9军军长黄淑,要黄淑秘密地向师、团、营长说明,士兵愿意到共军那里,就随他去吧,吃饱了回来也好,不回来也好,唯一的要求是不准带武器去。”

据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统计:从1948年12月16日到1949年1月5日,投诚的国军官兵共有14000余人,几乎达到两个师的兵力了。

这些人跑过来以后,先是乞求吃一顿饱饭,然后就详细供述内部情况,包括杜聿明本人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讲得一清二楚。

为了尽快瓦解敌军,4纵、10纵在包围圈东面的青龙集地区,选择了一条便于控制的隘路,故意打开了一个口子。

包围圈内的难民都出来了,一些国军中下级军官在晚上也零零散散地率着部队过来了,少的几人十几人一伙,多的几十上百人一群,都向这个口子涌来。

到了路口,就好像事前排练过一样,整整齐齐地排成一队,一个个放下武器,举着双手,接受解放军的检查和收容。

据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淮海战役阵中日记》记载:

“12月27日十纵报告:鲁老家跑出敌四五百人,现我全部收容。

1月3日四纵报告:由青龙集放出老百姓、伤员、军官眷属等一千多人,正在政治部接受审查。”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淮海战役阵中日记》,是华野司令部为准备战役结束后写总结,而每日详细记录的综合性战场日志。

12月17日,华东野战军在阵前广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都不想打了。

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恤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璧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但是,杜聿明最终还是决定顽抗到底。

12月29日,陈官庄地区天气转晴。

委员长来电:“闻吾弟身体抱恙,日内派机接回南京治疗。”

幕僚们力劝杜聿明趁此机会飞回南京,逃离苦海。

但杜聿明心里却明白,这是“校长”要把他架在火上烤,故意将他一军。如若真是抛弃部队独自逃生,回去后绝不会有好下场。

杜聿明拒绝了幕僚们的劝说,在复电中写道:

“生虽有痼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而只身撤走。请钧座决定上策,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然而,此时的“校长”又怎能有什么上策呢?

唯一的“高招”,就是在12月29日天气逐渐转好之后,空军加大了对陈官庄地区的补给空投。

国军官兵如同一群饿死鬼一般,甚至一群一群地追着降落伞一直跑到了华东野战军的阵地上。当看到解放军时,只是扔下了枪,仍是不顾死活的互相争抢着大饼和生米吃。

自12月29日,空军加强了对陈官庄地区的守军空投补给之后,投诚的人数也逐渐减少了。据投诚士兵说,他们从29日开始奉命宰杀拉运炮车和辎重的骡马,大家天天吃马肉,而在这之前是不允许的。

“宰杀拉运炮车和辎重的骡马”,这引起了粟裕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杜聿明集团已经做好了抛弃重型装备和物资的准备,打算突围。

1949年1月3日,杜聿明接到南京电令:“自5日起投足三日粮弹,9日即行突围。”

杜聿明于当日复电:“将士皆疲惫体弱,绝无突围可能。”

1月5日,委员长亲自签发的手令空投到了陈官庄,这是最后的命令:“9日突围,望弟务必遵照实施。”

杜聿明不走是不行了,他召集邱清泉、李弥,以及军长师长们开会,部署突围行动。突围时间按委员长手令要求,定在1月9日。

粟裕经反复研判,于1949年1月2日,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了全歼杜聿明集团的命令:

以孙继先的3纵、陶勇的4纵、宋时轮的10纵、袁也烈的渤海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为东集团,由宋时轮、刘培善统一指挥。

以滕海清的2纵、张仁初的8纵各一部,以及谢振华的12纵为北集团,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

以2纵、8纵各一部,以及胡炳云的11纵为南集团,从三个方向发起总攻击。

以王必成的6纵、成钧的7纵、周志坚的13纵、钱钧的鲁中南纵队、曾生的两广纵队为预备队,拦截围歼溃逃之敌。

以陈锐霆的特种兵纵队作为全军的炮火支援,掩护各攻击部队向敌纵深推进。

各纵队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土工近迫作业,一条条战壕挖到距国军阵地前沿仅30米处,有的甚至楔入国军阵地侧后,对敌人前沿阵地形成三面包围。

1949年1月6日下午15时30分,华东野战军对困守陈官庄的杜聿明部发起了总攻。陈锐霆的特种兵纵队集中优势炮火,将陈官庄打成了一片火海。

此时,杜聿明各部的士气已是极为低落,根本不能有效地组织抵抗。华东野战军各部每攻占一个村庄,仅需两三个小时便能解决战斗。

1月6日当晚,各攻击部队占领了陈官庄外围阵地的13个村庄。

战至1月7日,13兵团司令官李弥命令兵团各部放弃青龙集等11个村庄不战而逃,向邱清泉兵团靠拢。华野东集团的3纵、4纵、10纵兵不血刃便占领了这些村庄。

青龙集一丢,杜聿明集团在陈官庄的整体防御遂告瓦解。

当邱清泉眼睁睁地看着李弥兵团的溃兵向自己的防区涌来时,自言自语地说道:“崩溃了,真正崩溃了!”

1月7日晚上,已经完全不抱任何希望的邱清泉喝得烂醉如泥,参谋长李汉萍向他请示如何部署突围,邱清泉摆了摆手,醉眼惺忪地说道:“突得出去吗?别做梦了,就让它崩溃好了!”

1月9日上午,杜聿明决定以邱清泉的第5军打头阵,在空军掩护下杀开一个缺口冲出去。

第5军是邱清泉兵团的王牌,困守陈官庄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战斗如何激烈,邱清泉始终没有把第5军派上第一线,就是为了留着这支部队在最后的时刻保他逃命。

第5军军长熊笑三指挥部队分头向郭营、左砦等村庄进攻,企图向西突围,遭到华野8纵、9纵的顽强阻击。打了一上午,第5军仅占领了左砦,这是8纵、9纵的结合部,两个纵队在布防上出现了一些缝隙。

战至黄昏,邱清泉力劝杜聿明:“光靠第5军是撕不开口子了,各部应该合力全线平推,天黑后总能有部队突得出去。如果再迟疑不决,那就整个完蛋了。”

杜聿明却知道国军部队根本打不了夜战,坚持等到第二天上午再组织全线突围。见大家都不吭声,杜聿明说道:“如果你们要走的话,你们先走,我一个人在这里守到底,以免耽误了大家。”

第5军中将军长熊笑三对杜聿明极为不满,此时也顾不上邱清泉了,天黑后命令该军从华野8纵、9纵的结合部左砦开始突围,自己却趁乱抛弃部队,化装潜逃,侥幸得脱。

熊笑三逃出去后,担心受到军法严办,不敢回南京,几经辗转逃去了香港。

第5军首先开溜,更是让陈官庄杜聿明集团的防线门户洞开。此时的杜聿明已是无力回天了,只得命令各部队:你们分头突围,各自逃命去吧!

李弥接到杜聿明“分头突围,各自逃命”的命令后,独自走出掩蔽部,只见夜幕已被炮火映红,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能够逃得出去。伤心地说道:“炒豆子的时候到了,我早就知道有今天。”

1月9日这一夜,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淮海战役阵中日记》记载:“迅速、惊人、巨大的发展,是全战役最重要、最紧张、最精彩的一个阶段,也是接近最后一幕最生动的场面”。

1月10日拂晓,杜聿明集团已是溃不成军,各部乱七八糟的只顾逃命,部队完全失去了指挥,失去了建制。

13兵团中将司令官李弥,随着溃散的部队东跑西跑,天亮时分逃到了第9军第3师师部。

第3师师长周藩问李弥:“军心都涣散了,现在该怎么办?”

跑了整整一夜的李弥疲惫不堪,他对周藩说:“还能怎么办?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见李弥这样说,周藩当即派人联络当面的华野9纵。

中午得到答复,9纵的一名团长命令周藩:“第3师全体官兵就地放下武器集合,等待接收。师、团主官举双手到前沿阵地向我部报到。”

听到解放军的回复,李弥大哭,一边哭一边对周藩讲:“他们要主官出去报到,你们不要讲我也在这里,我不能降呀,放过我,我若能逃回南京去,一定照顾好你们的家属,你们都可以放心。”

周藩见李弥承诺照顾好自己的家属,便答应了他。周藩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自己身为第3师师长,率部主动投降,南京方面肯定是不会再去抚恤第3师的家属了,不如给李弥一个逃脱的机会,让李弥把第3师的家属们安顿好。

第3师上校以上军官在少将师长周藩的带领下,朝华野9纵的阵地走去,向9纵的一位团长投降。但周藩隐瞒了李弥扮作伤兵,混在降兵中的真实情况。

李弥混在人群中,天黑之后趁乱逃跑。李弥十分狡猾,他猜测解放军肯定会封锁向南的道路,防止溃兵逃脱。故而没有向南逃窜,反而朝北跑到了解放区的大后方。

之后,李弥扮作老百姓逃到了济南,又逃到青岛,坐上轮船逃去了上海。

华东野战军东集团、南集团、北集团的各个纵队排山倒海地向陈官庄掩杀过来,国军官兵们眼见大势已去,纷纷放弃抵抗,整师整团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最后关头,邱清泉给70军军长邓军林、74军军长邱维达分别打去电话:“我没有办法了,我放弃指挥,你们带部队突围也好,自己一个人逃命也行,各安天命吧!”

挂了电话,邱清泉对身旁的几个僚属讲道:“现在三面被包围,只有西南方一个缺口可走,大家突出重围后,谁能回到南京,谁就向老头子报告这次全败经过和今晚的情况。”

200师的工兵营奉命掩护杜聿明、邱清泉突围,哪知道,这个工兵营刚一出去,便四下散去,各自奔逃。

夜色中,邱清泉大喊大叫,神智错乱,朝着身边剩下的几个僚属胡乱开枪,在逃往张庙堂的途中被乱枪击毙,身上的6个窟窿眼,也不知是被解放军打的,还是被自己人打的……

72军军长余锦源眼见突不出去,率残部主动向10纵投降。

70军少将军长邓军林、74军少将军长邱维达在突围中被华野部队俘获。

原70军中将军长高吉人重伤被俘,被解放军收容并送往后方治疗。高吉人隐瞒身份,蒙混过关,伤愈后悄悄溜走了,先跑去了重庆,又从重庆跑到了上海,最后携家眷去了台北。

1月9日夜,杜聿明被200师工兵营抛弃以后,只得带着副官和10几名卫士仓皇向北逃跑。

一行人跑到夏砦,躲进一条水沟里,杜聿明换上了普通士兵的棉衣,副官则换上了解放军的服装,扮作押送俘虏,一行人又接着向北跑。跑了大约二十里,天已大亮,看到附近村庄里到处都是解放军。

副官就问杜聿明,咱们是投降还是继续逃跑呀?

杜聿明还想继续逃,正商量着,迎面来了个老农,眼瞅着杜聿明一伙觉得可疑,便停下来多看了他们几眼。

副官赶忙褪下手上的金戒指塞给老农,说自己正押送俘虏,迷路了想问个路。

老农感觉这伙人来路不正,问路嘛,至于送金戒指嘛,这不像解放军的作风呀,转头就向驻扎在村子里的华东野战军4纵11师卫生队的战士们报告。

4纵11师卫生队的几名战士很快就赶了过去,用枪指住他们,命令他们缴枪。

杜聿明等人不敢抵抗,只得投降,被带进了村子,先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是身份甄别,接受审查。

杜聿明自称是13兵团的军需官,名叫高文明。审查他的是4纵11师政治部主任陈茂辉。

陈茂辉审俘很有经验,问杜聿明,13兵团有几个处?你把处长的名字都写出来。

杜聿明顿时就傻了,陈茂辉见杜聿明手里拿着派克金笔写不出一个字来,便断定他绝不是低级军官。向他交代政策说,你只要坦白交代,我们一律宽大,就除了战犯杜聿明以外。

说完就命令战士先把杜聿明带到村子里的打谷场上,与大批俘虏一起听候处理。被俘官兵们见到杜聿明也来了,一些熟悉的老部下都向他点头致意。

杜聿明知道迟早肯定会被揭发出来,自己是被列入战犯名单的人,与其被枪毙,还不如自己了结。捡起一块石头便朝自己脑袋上砸,头破血流,顿时就晕了过去。

解放军给他包扎完伤口,单独关押起来。第二天陈茂辉再次提审杜聿明,你叫什么名字?

杜聿明说:“你们已经知道了,何必再问呢?我就是杜聿明。”

1月11日,粟裕电告军委:“杜聿明确已被我4纵俘虏,正在继续搜查邱、李(邱清泉、李弥)。

陈官庄歼灭杜聿明集团,是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作战,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华东野战军经过最后的激战,全歼杜聿明集团两个兵团、8个军、22个师。

华东野战军在这一阶段中,仅伤亡17870人。对比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粟裕称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收获最大与消耗较小的一个阶段。”

杜聿明被俘的信息很快就传开了,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从上海赶赴南京求见委员长。委员长却躲了起来,不敢见她,只批示“杜已被俘,着速厚慰其家属”。

曹秀清不依不饶,闹到总统府,遇见了俞济时,又哭又闹:“我丈夫身体有病,还要他率部突围,他走不动,突什么围呀!这不是明明要他的命么?”

所有在场的文武官员看到曹秀清,想到杜聿明兵败被俘,委员长却对其家属避而不见,躲了起来,人人都感到万分心寒。

本文资料引自:

1、《淮海战役亲历记》

2、文强著:《徐州“剿总”指挥部的混乱》

3、周藩著:《掩护李弥化装潜逃概述》

4、《淮海战役阵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