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颁布求贤令目的(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商鞅从3个方面大是赞叹其非同寻常)

发布:2023-02-28 11:06:35

先来一篇秦国求贤令的原文供大家了解:

国人列国贤士宾客: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国人宾客贤士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内心是否感觉到秦孝公的诚意和胸襟,但是商鞅看完之后却是心潮澎湃。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商鞅是怎么评判求贤令的?为什么会大赞其非同寻常?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目的(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商鞅从3个方面大是赞叹其非同寻常)

秦孝公嬴渠梁

一、开旷古先例,痛说国耻。历数先祖四代之无能,千古之下,举凡国君者,几人能为?几人敢为?

短短一百多字的求贤令,秦孝公却是先对自己祖辈进行了批判,直面正视了山东诸侯看不起秦国的事实。这些话对于个人来说,自我剖析一下,可能不是很困难,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没有坚定的意志和直面困难的巨大勇气,是不可能说的出来。

再有一个,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来说,评判自己先祖的过失,政治压力也是巨大的,搞不好就会引起政治动乱。你的政敌如果抓住这个事情,攻击你不敬祖宗,给你带上不孝的罪名,那你的政治生涯就算到头了。

在这也能看出秦孝公本人真的是认识到了秦国的现状,急于求得治国之大才的诚心,求贤令并不是泛泛之词。所以,商鞅才感叹其勇气,千古之下,举凡国君者,几人能为?几人敢为?

颁布求贤令

其二,求强秦奇计,而非求平平治国之术,足见此公志在天下霸业。身处穷弱,被人鄙视,却能做鲲鹏远望,生出吞吐八荒之志。古往今来,除禹汤文武,几人能及?

秦孝公先是历数了先祖的过失,紧跟着便说出了此次颁发求贤令的目的,求强秦之计。虽然是短短几个字,商鞅却读懂了秦孝公真正的意思,看出秦孝公吞吐八荒的志向。

老人们常说这么一句话,叫人穷志短。但这句话在秦孝公的身上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来,秦国穷吗?太穷了。但是作为秦国的当家人,秦孝公却想的是努力改变现状,并没有得过且过,直接躺平,更没有抱怨上天的不公。

国人、宾客、贤士、群臣只要是能给秦国提出强秦的大计,秦孝公都愿意接受,这也是一个伟大君王必备的坦荡胸襟。所以商鞅感叹其,古往今来,除了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又有谁能比得上他?

其三,胸襟开阔,敢与功臣共享天下。

秦孝公说完了自己的目的,那就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了,请人家办事,总不能让人家白出力吧,总得有报酬。秦孝公开出的报酬可太大了,听听人家说的,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你们能提出让秦国强大的策略,我不仅给你封官,还给你封地,让你和我一起治理秦国。当时在战国时代,好多国家都是求贤若渴,但是没有一位君主敢堂而皇之地许下这样的重诺。

后来商鞅入秦之后,秦孝公大胆地启用了商鞅,在秦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秦孝公也兑现他的诺言,把秦国的商於郡分给了商鞅,这也是商鞅这个名字的由来,自此秦国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步一步艰难的崛起了。

秦孝公和商鞅

总结

秦孝公的求贤令是秦国第一次对山东各诸侯国的人才发出的正式邀请函,这份求贤令不仅为秦国网罗了大批人才,也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注意到了秦国,想去认识秦国,秦国也再不是山东六国形容的蛮夷之国。从这份短短的求贤令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秦孝公的开阔胸襟和务实精神,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