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吗(秦孝公:毫无疑问,支持商鞅变法,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之事)

发布:2023-02-28 12:00:55

谈起秦孝公,他在历史上声名不显,没有多少存在感。

许多学生高中毕业,你问他秦孝公是谁,他都不一定答得上来。

可秦孝公又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只要研究秦国历史,就绝对绕不开他。

贾谊在《过秦论》中不是说吗: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如此气魄之君主,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却只有寥寥数行,似乎他成了商鞅背后的隐形人。

要知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就是“六世”中的第一世,也是秦国能最终一统天下的奠基人。

那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秦帝国》中,商鞅说孝公“胸襟似海,双肩如铁”。

也就是说他胸襟开阔能容人,双肩笔挺能扛重。

他能一面独自对抗老世族,替商鞅抵挡住他们的反弹,使变法不受影响;一面又敢于放权,让商鞅放手去施为。

如此坚定并支持变法的君主,纵观2000多年也没几个。

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吗(秦孝公:毫无疑问,支持商鞅变法,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之事)
  • 那史书上又是如何说的呢?

据《史记》记载,秦孝公继位时刚21岁,放现在妥妥的小鲜肉,而他却已经率领一国在混乱的战国时代打拼了。

不仅如此,他继位后面对的内、外局面更是糟糕透顶。

  • 1、外部。

当时秦国与魏国、楚国接壤。

东边呢,魏国直接修了一道长城将秦国隔绝在西部。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水往上,直到上郡。意思是,你秦国跟西部的戎狄部落差不多,压根不是咱华夏人,“夷翟遇之”

那东南楚国呢,当时的楚国拥有汉中、巴郡、黔中,这就相当于八百里秦川正南边被开了道口子,敌人虎视眈眈。

想想现在的陕西,连汉中都是人楚国的,东边还有一道墙,秦国简直成了化外之民

  • 2、那国内呢?

国内也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他父亲秦献公和魏国打了一辈子仗。就在孝公继位前的三年间,秦国与魏国就连续打了两场大仗:石门大战、少梁之战。

在石门之战中,魏军被秦军斩首6万;少梁之战还被俘虏了丞相公叔痤。

可见秦国尚武之彪悍,也可以想象秦国的伤亡有多大。要知道当时的魏国可是天下霸主,魏武卒横行天下。

连续的战争将秦国的国力消耗一空,百姓人数骤减,整个国家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这便是21岁的秦孝公刚继位时面对的内外环境:

外部,楚魏封锁;内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等都在崩溃边缘。

真真儿的内忧外患。换任何人去,都没几个敢说能扭转乾坤的。

  • 那秦孝公是怎么解决的呢?

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

孝公一面在民政上,向百姓释放惠民政策,赈济孤儿寡母;一面在军队上,招募敢战之士,颁布功劳奖赏。

但这些政策都只能勉力维持,根本不可能强国。

于是秦孝公颁布了那部著名的“求贤令”

借用《大秦帝国》中商鞅的评价:秦公求贤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也!

这个评价一点没用夸张,这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份政府“求贤”的诏令。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这一段是说,秦穆公时,我秦国多么牛逼。东边与晋国以黄河为界,西边开地千里,称霸西部,就连周天子都赐予方伯的的重任。

“方伯”是什么意思?

古代兄弟排序是:伯、仲、叔、季。

“伯”是老大,“方伯”就是说,周天子承认秦穆公是诸侯的老大。可见当时的秦国影响力。

接着往下看: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这一点相当牛逼。为何这么说?

咱们都知道,自古我们的文化中崇尚孝道。

孔子都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意思是自己亲人犯了过错,你是不能揭发的。

而秦孝公敢于向天下人历数先祖四代乱政:厉公、躁公、简公、出子。连河西之地都丢了,他认为这是秦国之耻!

然后孝公叙述了下他父亲献公的努力,在最后就转入自己求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儿就点明了孝公要的是能强秦之士。

他穷得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但心里远望的是穆公的霸业,是要让秦国再次强大起来。他不惜让人居高官,并且裂土分封。

要知道有资格被分封的,在西周时是诸侯侯爵,是贵族的象征。而在此之前,还没有白衣直接封侯的先例。

这就是秦孝公的求贤令。

先回忆穆公霸业,再数落先祖无能,最后用高官裂土来求贤。

这像一个21岁的年轻人能做得出来的?

一个穷得叮当响的人不先想着吃饱,居然敢远望穆公霸业,这般眼界志向像个年轻人?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天生就出类拔萃!

颁布“求贤令”

接着卫鞅来了,因景监的引荐,他与孝公相见。

卫鞅先后三次向孝公推荐帝道、王道、霸道。直到“霸道”出,两人就开始相谈甚欢。

由此可见,虽然孝公急于求贤,但头脑一直很清明,不适合的坚决不用。在这般穷弱急切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接下来,卫鞅与甘龙、杜挚辩论是否要变法。卫鞅舌战群雄,最后孝公力挺了卫鞅。

接下来,徙木立信,孝公继续支持。

接下来重头戏,太子嬴驷犯法,卫鞅按照新法,对太子傅公子虔施行劓刑(割鼻子),对太子老师公孙贾施行黥刑(脸上刺字)。

这要没有孝公在后支持,卫鞅当时就得翻车。

其后,秦国与魏国连番大战,把河西之地夺回来了,还吓得魏惠王不得不迁都远离秦国。

秦孝公继位19年的时候,“天子致伯”

这可是秦穆公当年称霸西戎才有的待遇,而孝公用了19年将一个穷弱的秦国带到“天子致伯”,这份荣耀可想而知。

接着在位21年的时候,卫鞅又在与魏国的大战中,俘虏了公子卬。卫鞅被封为列侯,爵号“商君”,且多年前已身居大良造(相当于丞相)。

至此,秦孝公实现了他的远望,也兑现了他的诺言,对强秦之士“尊官、分土”。

对这样一位赫赫战功的臣子,孝公一生都没有因所谓功高震主,将其杀死。后世帝王又有几人能做到?

至于商君被车裂,那已是秦惠文王的事情了。

综上:

孝公是一位有远大抱负,但却头脑冷静的人。

信念坚定,正是有他的支持,才有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变法。

守信重诺,授予卫鞅高官,并裂土封侯。

他用了24年给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第一块基石。

要知道从0到1绝对比从1到99还要伟大,硅谷著名投资家彼得蒂尔就写过一本书《从0到1》,说的就是无中生有的伟大。

这位名声不显,却创造了莫大功绩的君主,完成了史上最成功的变法,完成了对秦国的奠基,他值得后世之人敬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