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故事及简介50字(34.《史记.秦本纪》:秦孝公与商鞅「拳头大的好处」)

发布:2023-02-28 12:02:29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秦本纪 商君列传

秦孝公的故事及简介50字(34.《史记.秦本纪》:秦孝公与商鞅「拳头大的好处」)

变法带来了国家实力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军事,另一方面是外交。

《史记》中记载的秦孝公对外用兵,主要有四次,都是对魏国。我们结合《秦本纪》、《魏世家》以及《商君列传》把这四次战役梳理一下。

第一战,孝公八年,也就是变法五年后,元里之战,夺得少梁。这应该是变法后第一次大的战役,算是小试牛刀。

第二战,孝公十年,以商鞅为大良造,把人家魏国首都安邑给包围了……,秦国取胜。

第三战,孝公二十二年,孝公继续以商鞅为统帅伐魏,这一次,俘虏了魏国公子卬。之后,与魏国谈判,收回了河西之地。这个意义对秦国很重大。相当于又回到了中原国家俱乐部了。而且此役后,也逼着魏国迁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

第四战、岸门之战,俘虏主将魏错,秦国取胜。

从上述四场战役中可以看出,秦国实力和秦军战力。

军事是外交的延续,而拳头硬,国力强,外交也会有更多成果。我们看看,秦国在变法后的外交情况,可以分为两次。

第一次,在孝公七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魏国的杜平会面,这是秦在丢失河西之地后,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活动。此时,我们上面说的那四场战役都还没开打,但是距离变法已经过去四年。我们前面说,变法三年后,百姓觉得好。所以此时的秦孝公,是满怀信心的。因此我估计,这次会面应该是秦孝公发起的。这次会面,《史记》只有一句话,没说什么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外交破冰。

第二次,发生在秦孝公十九年到二十年。这是元里之战和安邑之战后。先是孝公十九年,周天子承认秦孝公的西部霸主地位。而在孝公二十年,各地诸侯纷纷来祝贺,而孝公也派公子少官,率兵去逢泽与诸侯会盟,一改孝公初年所说的不与东方诸侯会盟的窘境。到这个时候,秦国算是真正开始翻身了。

秦孝公十二年,他营建咸阳城,并迁都到这里,而咸阳城,也是后来大秦朝统一中国时的都城。

到今天为止,我们用五节讲完了秦孝公的故事。这里做一点小结。秦孝公可以用八个字评价:年轻有为、用人不疑。他二十一岁继位,去世时也只有四十五岁。在这短短二十四年中,他将已经被边缘化的诸侯国秦国,重新带到了强国之路上。他用兵频次并不多,但是都很有效率,并不是穷兵黩武的君主。

他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商鞅,而商鞅最大的幸运,就是遇上了用人不疑的秦孝公。从力行变法,到率军与魏国打了两场最重要的战争,这个过程中,秦孝公始终坚定支持商鞅,这对君臣,成为名垂青史的典范。

商鞅在第三次战役,也就是取得河西之地那次战役后,被秦孝公封为列侯,这是秦国二十级爵位中最高一级,可谓位及人臣了。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孝公去世后,他也迎来了个人的职业甚至生命危机的危机时刻。到底商鞅的命运如何,秦国又会迎来怎样一位新君,请大家关注下一节:秦惠文王与张仪:外交与军事并重的新时代。

水平有限,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交流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