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孝(秦孝公痛陈“先君不宁,国家内忧”,究竟是怎么回事?)

发布:2023-02-28 12:02:59

秦孝公即位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狄,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秦孝公的孝(秦孝公痛陈“先君不宁,国家内忧”,究竟是怎么回事?)

孝公之言:“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值得深入辨析。

所谓的不宁、内忧,是指秦国内政和君主废立而言。秦怀公四年,庶长鼂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被迫自杀。怀公太子曰昭子,早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即立怀公之孙灵公。

厉共公生躁公、怀公,躁公卒,立怀公。秦国有兄终弟及的传统,秦武公两经立废,深知“国赖长者”的道理,不立公子白,而立其弟德公;德公卒,立其长子宣公;宣公卒,九子莫立,立其弟成公;成公卒,七子莫立,而立其少弟穆公。怀公被大臣逼杀,不会因为执政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灵公即位后,也没有像秦武公那样为报大庶长杀出子之仇,而讨弑君之贼,族没之。可能还是与怀公在派系斗争失势有关。

灵公卒,太子献公不得立,反从晋国迎立灵公之季父简公。简公是昭子之弟,怀公之子,灵公之叔,厉公之孙。

简公十六年卒,子惠公立。惠公享国十三年,出子立。出子二年,秦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史记》曰:“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秦献公是有为之君,此前几代国君主政期间,内乱不断,秦国江河日下,晋国复强,秦河西之地也被晋国夺走。献公立二十三年,从止死,城栎阳,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战于少梁,俘虏公孙痤,取庞城,政绩不俗,但孝公立时,仍然是“是时河山以东,强六国,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壤,皆以夷狄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所以,孝公发愤,布德修政,广揽人才,欲以强秦。

至于厉共公,还是有作为的。《史记》记载: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后汉书》云:是时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至周贞王八年,秦厉公灭大荔。……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惟余义渠种焉。

而厉共公死后,其谥号为厉,杀戮无辜曰厉,这反映了当时秦国政局动荡,君臣不睦或各派倾轧,得势者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宣扬自己的好恶。

秦国不宁、内忧,与晋国有很大关系。自秦穆公始,秦晋之好,两国公室乃至君主相互通婚,对两国的政治影响很大。秦穆公参与晋国君立废,三置晋君,公室女亦互嫁国君,当时晋国有亲秦派,有晋国派,或合或斗。其后,秦国日衰,晋国复强,秦国也存在亲晋派、秦国派,秦怀公、简公、献公从晋来,立为国君,显然是晋国和秦国亲晋派所为,秦国亲晋派在晋国君的支持下,得以立怀公、简公、献公。这即使不是最主要原因,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