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仲景(从张仲景话宗族我们读到了什幺?)

发布:2023-05-10 07:00:51

从《伤寒论》这部煌煌大论我们能够想到作者张仲景,从近阶段回溯新冠疫情也能够想到他,近读先生之论,翻看其自叙原文,张仲景先生“话宗族”那些字句浮映面前的却是一幕“家家有僵尸之痛,宗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

读张仲景(从张仲景话宗族我们读到了什幺?)

东汉南阳涅阳人仲景先生巨著

据《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记载,从安帝永初元年(107年)至献帝建安末(220年)的113年间,中国共发生水灾34 次,旱灾 35 次,蝗灾 19 次,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自然灾害,直接破坏了农业生产。然后,饥荒来了,“ 人多饿死”、“饥民相食”。

在寒冷的东汉末年,每年都有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这就加速了瘟疫传播,随着北方人流入江东、荆州、益州等地,瘟疫便传到了南方地区,进而蔓延全国。

一:仲景自序原话的翻译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首先来说这种古汉语体,在如今的翻译中语境语法己今昔不同,往往产生歧义,但在南阳的方言语系中,仍可在广大农村窥到这样的言语。结合古语用南阳本地话来直译的话,仲景先生显然先抛出来一个提纲《余宗族素盛,向余二佰》“我们呢是个大家族,但到如今只余下了200人。”那这是为什么呢?

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便是答案>

先生说“从使用建安年号到现在,我们族众还不到十个分支,历次疫病的殃及,导致这个大族在疫病中死去2/3的人口,经查证死于温湿疫的都有7/10了。”

有人会说了,就你能,不看看网上咋翻译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到底这个语境梗在哪里了。

余宗族素盛,(我们家族的人口一直以来都很多);这个谁译都没问题,都是这样,确切地说都没有异意。

向余二佰,(不说网上的说法了,这里的向”是单分出来的,不能和“余”组合翻译的。

比如说两家人打完麦子,甲问乙“今年地整咋样啦?”乙答“向余二亩”

再例,甲:“都说减库存,你哪儿啥情况?”乙:“向余二佰”

这样的回答在南阳周边农村很常见,尤其在八十岁往上的农村人口中有这种习惯语法。

二:东汉温疫的大背景

①史料对疫病的识识

温疫在我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方良。——《周礼·夏官》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说明当时对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

《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这些史料均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著名经学家何休曰:“民疾疫也,邪乱之气所生。”

旧事,岁终但飨遣卫士,大傩逐疫。

——《后汉书·皇后纪》

汉代就是—个瘟疫期,425 年共发生了56次瘟疫,平均每6年发生—次瘟疫.汉朝民间每1. 5年就发生—次.

②东汉温疫简说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尤五次大规模的瘟疫为甚,分别是公元171年、公元173年、公元179年、公元182年、公元185年,而且每次记载的都是“大瘟疫”。彼时医疗条件有限,病患只有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抵抗,绝大部分人面对疫情都束手无策,由于当时政局动荡、官员腐败、政府办事效率低、官员失职,导致瘟疫蔓延,民众苦不堪言、民怨沸腾。黄巾道中的大贤良师张角就是靠着符讥,符水于瘟疫治病救人,才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于184年终于暴发了大规模的农民黄巾起义。

战乱,饥荒,水旱频繁致人多离乱生温疫暴发起义

战乱,饥荒,水旱频繁致人多离乱生温疫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据专业学者按《续汉书·郡国志五》推算,建安十年(205年)全国大约有1572万人,综合张仲景家族十年来伤寒病死亡比例(46.2%),推测全国有大约760余万人死于伤寒病。而公元193年,权南阳之袁术,横征暴敛,加之黄巾余乱,部分人在浮乱的世风中选择远去蜀地益州,成都。

关于汉献帝时期的疫病,在很多地区, 如南阳武陵,会稽,余姚,交州等地,似曾有区域性的疫病之灾.至于流 行时间,较为确切的有建安元年和五年,其他则或发生于建安元年至三 年或元年至十年间建安十四至二十一年期间,虽然没有关于全国性大 疫帆己载,然而,无论是孙吴境内,或是曹操辖内的大阳,合肥,邺城,至 少都曾有疾疫流行.'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汉桓帝延熹年间,“阴阳易位,当暖反寒,春常凄风,夏降霜雹”;

汉灵帝光和六年(184年)冬“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六月“寒风如冬时”。

除此之外,雹、霜、雪、严寒等极端天气的记载,不绝于史。

193年,逃亡途中的王粲描绘长安城外:“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大约同一时期,曹操赋诗《蒿里行》,有“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之句。曹王诗句描绘的“人间地狱”,不仅因战乱之残酷,也源于瘟疫之肆虐。

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十三年(208)冬,曹操在赤壁大败于孙刘联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曹军营中爆发严重的瘟疫,致使吏士成批死亡,曹操不得不烧船自退。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趁曹操西征张鲁时北上合淝,但张辽守城有方,孙权不仅不能速胜,反而遇上疫疾爆发,就在撤军返回的时候,被张辽奇袭于逍遥津,险些丧命。

建安二十一年(216)冬,刚称魏王的曹操再度率军东下,以报复前一年孙权的入侵,然而到了次年(217)正月,又是一个寒风刺骨的隆冬时节,瘟疫再度袭来,并且在曹军抵达居巢时于军中爆发。

这场瘟疫来的猝不及防,以至于军中的高级官员都感染致死。其中最著名的是时任兖州刺史的司马朗。他当时正随军负责后勤保障。得知军中爆发疫病,一向爱民如子的司马朗亲自去病患营中巡察,为患者递送汤药,但他没有做好个人防护,不幸感染瘟疫,因公殉职,年仅四十七岁。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史记·货殖列传》)

1932年出版的《中国救荒史》统计,中国古代发生重大疫情的次数是: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另据王玉兴《中国古代疫情年表》的统计,自公元前243年至1911年,近2000年的时间里共发生重大疫情352次:秦汉34次,三国8次,两晋24次,南北朝16次,隋唐22次,宋金70次,元朝24次,明朝39次,清朝115次,平均6.1年发生一次。

汉末三国时代,政局动荡,战乱几乎年年发生,加上天灾不断,加剧了瘟疫的爆发。仅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史书记载的大规模疫情就发生了5次:建安元年(196年),中原、关中及大部分北方地区暴发了大规模疫情,曹操正与吕布争夺兖州,双方都没有军粮,陷入苦战,身在长安的汉献帝亲自为灾民煮粥;建安十三年(208年),正南征荆州的曹操所部遭遇疫情,“吏士多死”;建安二十年(215年),正进攻合肥的孙权遭遇疫情——即“吴疾疫”,被迫撤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江淮流域及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大疫,“建安七子”中5人同时死于此次疫情;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江东地区发生大1932年出版的《中国救荒史》统计,中国古代发生重大疫情的次数是: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另据王玉兴《中国古代疫情年表》的统计,自公元前243年至1911年,近2000年的时间里共发生重大疫情352次:秦汉34次,三国8次,两晋24次,南北朝16次,隋唐22次,宋金70次,元朝24次,明朝39次,清朝115次,平均6.1年发生一次。

汉末三国时代,政局动荡,战乱几乎年年发生,加上天灾不断,加剧了瘟疫的爆发。仅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史书记载的大规模疫情就发生了5次:建安元年(196年),中原、关中及大部分北方地区暴发了大规模疫情,曹操正与吕布争夺兖州,双方都没有军粮,陷入苦战,身在长安的汉献帝亲自为灾民煮粥;建安十三年(208年),正南征荆州的曹操所部遭遇疫情,“吏士多死”;建安二十年(215年),正进攻合肥的孙权遭遇疫情——即“吴疾疫”,被迫撤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江淮流域及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大疫,“建安七子”中5人同时死于此次疫情;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江东地区发生大疫。

《三国志》中,裴松之结合古籍《傅子》进行注解,这样记载、评价郭嘉为曹操做出的贡献:“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 可见,在当时人看来,南方确实有北方人不习惯的气候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