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冬至吃饺子的故事感悟(医圣张仲景与冬至吃饺子解下的千年之缘)

发布:2023-05-10 07:02:40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宦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官府衙门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当时,张仲景有一个同乡,叫何颙,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相术大师,见到张仲景后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可他一定能成为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东汉末年,瘟疫流行,身为当时有些名气的张仲景决定返乡,寒冬腊月发现不少穷人耳朵被冻伤,于是在冬至那天,他就让弟子搭起医棚,架起大锅,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在锅里切好揉碎,在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煮熟,病人吃下去后浑身发热,两耳生暖,不久冻耳朵的毛病就都好了,后来把他取名为祛寒娇耳汤。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全国各地出现了一种大规模的伤寒病,甚至是自己家族的人就因这种病而死了几十口,百姓的疾苦,亲人的噩耗,使得张仲景先生十分悲痛。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大医精诚,心系苍生,他深知当时的医生大多数以守旧为主,很少探究新知新术的。于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坚持辨证施治,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为百姓看病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他淡泊名利,立志扶伤救人、不喜欢做官或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他的足迹遍布中国许多角落,不辞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深入民间,以助人为乐。

张仲景冬至吃饺子的故事感悟(医圣张仲景与冬至吃饺子解下的千年之缘)

那年,作为人们口中“扁鹊再生”的张仲景身患重病,长沙老人说:长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寿终时葬在长沙。南阳的人哪里肯依?两下里就为这事争吵起来了。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我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哪里算了。"众人一听,也不再争论了。

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长沙来了许多人吊丧,并要把他的尸体运到长沙去。遵照他的遗嘱,南阳和长沙的人抬着棺材上路了,走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忽然断了。众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坟。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昼夜不停,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

张仲景在冬至这天开始施药,巧合的是他也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老百姓感激张仲景的善举,经过一代代传承,人们保留了冬至这天喝祛寒娇耳汤暖耳朵的习俗,而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也演绎成了今天家喻户晓的一道美食——水饺。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就在冬至这天做娇耳,这就是冬至吃水饺习俗的由来。人们又在张仲景的坟前修了一座庙,现在的医圣祠就是这座庙,朝代更替,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而张仲景和医圣祠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700Z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