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墓(1989年,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探查后,专家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发布:2022-11-25 02:00:4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89年,岳麓区坪塘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当地村民正在闲聊的时候,一群盗墓贼出现了,他们炸开了曾国藩的陵墓。

爆炸声引起了当地居民的警觉,他们立刻联系了市考古队。

当考古队赶到的时候,陵墓已经被炸开了一个洞口。

周围散落着一地的弹药,绳索,铁铲,而那群盗墓贼早已不知去向!

考古队看着眼前的惨状心疼不已,国家的文化再一次被糟蹋了。

由于洞口狭小,他们只能让身形瘦小的考古队员进入陵墓。

而考古队员不知带回了什么消息,竟让在场的专家一致决定永久封锁陵墓,不允许任何人私自靠近与开采!

为什么专家会要求永久封闭陵墓?曾国藩的陵墓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曾国藩

治世能臣,三立遗嘱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户人家里,从小勤学苦练,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27岁之时,他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在军机大臣穆彰阿门下步步高升。

他不仅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还是慈禧口中的“天下第一正人”。

他也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在太平天国爆发之时,他杀伐果断,手段狠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效果显著,在晚清官场上叱咤风云。

为了平息农民起义,他组建了湘军,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晚清的政治统治。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开展洋务运动,推动大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知识。

在他的推动下,第一批留美学生出发了,自建船也开始出现了。

作为一代名臣,他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曾三立遗嘱,自求了断。

185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和太平军斗争,在靖港之战中战败,清军的军营和军船都被太平军烧得干干净净。

湘军大势已去,作为最高指挥官的他觉得对不起诸位战士,也觉得丢脸,但他更害怕被俘虏。

为了躲避湘军的追杀,他直接写了一封遗书就果断地跳下了湘江,打算以死祭奠自己的国家。

好在旁边巡查的侍卫看到了,他把曾国藩救了起来。

被救以后,他还是郁郁寡欢,他觉得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战士。

后来,他带着部队退守长沙妙高峰,在这里休养生息。

可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寻死的想法,在到达长沙妙高峰以后,他给部下交代了一系列作战事项后,又写了一封遗书。

他表示此次作战失败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承担责任,自己愿意以身殉国。

在自己死后,请求朝廷把自己的棺椁运回自己的家,让自己魂归故里。

写下遗书以后,他转身又去投江了,幸好驻守的标兵看见了,及时把他救了起来。

左宗棠

两次寻死不成,他很是郁闷,经常一个人发呆。

在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的好友左宗棠知道了,前来劝解他!

他带来了湘潭捷报,让曾国藩的信心大增,一改往日颓废的模样,逐渐变得意气风发。

1861年,他又率领湘军围攻安庆,由于人数不够,突遇忠王李秀成的围攻。

眼见局势越来越紧急,他只能写下一封遗书,誓死相拼。

但李秀成在营地外面围攻一波以后,发现湘军营的人数较少,害怕是空城计,就带领部下离开了。

这一次,曾国藩的遗书又没有派上用场。

然而在1870年,他的遗书却生效了,曾三立遗书的他永远地离开了。

1870年,法国教会一直在中国进行武力宣传,群众反响强烈。

后来,在天津的群众直接冲进了法国教堂,不仅攻击了天主教会,还杀死了十几个信徒。

这件事情引起了法国租界的重视,对清政府施加了不少压力。

而清政府无法抵抗法国租界的施压,就把所有的责任与压力推到了曾国藩的身上。

此时,身为清朝重臣,曾国藩没有办法推脱责任,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这一次,兹事体大,他觉得自己可能会有去无回。

所以,他再一次写下了遗书,在信中,他交代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接自己回家。

将自己的灵柩接回家乡,让自己落叶归根。

到达天津以后,他必须承受法国高层的怒火,还得接受天津民众的指责。

为了平息法国高层的怒火,保全他们的面子,曾国藩不得不下令处死在教堂闹事的中国同胞。

他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政府保守派和群众的谅解,大家都在谴责他,而他也在这样的双重谴责下郁郁寡欢。

1871年,“天津教案”事件结束一年以后,他在书房里突然发病,颤抖不止,仅仅一个小时以后就去世了。

在他离世以后,他的儿子到天津将他接了回来。

不过,他儿子有一个特别头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准确的墓葬地址!

在曾国藩的遗嘱里,只明确地表示过落叶归根,但没有明确表示具体的墓葬地址。

为了满足父亲落叶归根的想法,在他死后的两年时间里,其弟弟和儿子一直在湖南各地寻找合适的地方。

经过一番挑选,他们打算将湖南长沙狮子峰作为最后的墓葬地址。

他们不会想到,曾国藩虽然实现了他的落叶归根理想,却也过上了“不得安宁”的日子。

他的陵墓多次被盗,在一次又一次地挖掘中变得破败不堪,陵墓中的多数陪葬品已经下落不明。

几经盗贼,一片狼藉

自摸金校尉衍生以来,盗墓就成为了许多人发家致富的捷径。

曾国藩墓

曾国藩死后,其家人为他添置了不少的陪葬品。

与此同时,他的陵墓也是采用了极高的花岗石等材质堆砌而成,规格不小。

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了。

国家还处于发展初期,物资有限,资金有限,国家无法给百姓提供有效的支持。

那时候,百姓为了生活,为了发展,开始修猪圈,修水塘,架桥开路。

可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石材,也没有足够的资金。

为了完善相关建筑,他们就将目光放在了曾国藩的陵墓上。

这些百姓知道,曾国藩是一代重臣,他的陪葬物品肯定不少,修建的时候也有很多的石材,刚好可以用来修建猪圈和架桥开路。

于是,他们一窝蜂地来到了曾国藩的陵墓前,将其外围和耳室挖得干干净净,现场一片狼藉,糟糕得不成样子。

但这并不是陵墓最后一次被盗,一批又一批盗墓者在缓慢靠近。

上世纪60年代左右,他的陵墓再一次被盗,丢失了不少的名贵陪葬品。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的盗墓贼表示想炸开陵墓,搜刮中心墓室的财物。

幸好,陵墓中心的墙壁是花岗岩修建的,十分坚硬,再加上那时候的弹药威力不是特别大,所以盗墓贼想要炸开墓室的想法并没有实现。

遗憾的是,外围还是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陵墓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模样,变得破败不堪。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古代陵墓,并成立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可是,这依然无法阻止盗墓贼的野心,他们总是会钻法律的漏洞,趁相关部门没有注意的时候进行盗墓。

1989年,一群盗墓贼来到了岳麓区坪塘,他们已经事先踩好点,也知道陵墓的外围是花岗岩,普通的炸药没办法打开墓室。

他们制定了精良的炸药,就是为了炸开墓室。

准备充分的他们趁四下无人的时候开始了行动!

当天夜晚,他们将早已准备齐全的炸药在墓室周围进行埋放,趁周围无人的时候,他们火速将炸药点燃。

“砰,砰,砰”,随着几声爆炸声,周围的农户被惊吓住了。

那时候他们正在闲聊,对于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大家都很懵。

此时此刻,盗墓贼已经将陵墓的中心打开了,洞口正对棺椁。

几个盗墓贼知道当地村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立刻将背包里的绳索拿了出来,开始固定在陵墓外围。

紧接着,他们井然有序地顺着绳索来到了陵墓中心,看到了黑暗中的棺椁。

他们知道,棺椁过于庞大,是无法带走的物件,所以他们并没有将重心放在棺椁上。

他们将棺椁周围的陪葬品全部带走了,只要是能拿走的,一个没留。

过了一会儿,村民反应过来了,立刻联系了民警和市考古队,讲明了相关情况。

民警立刻派人前往查看,可是他们来晚了,盗墓贼已经逃跑了,陵墓被翻得一塌糊涂,很多珍贵名物都不见了。

没过多久,考古队也来了,他们对现场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考古队发现,现场的小件名器全部被拿走了,只留下了不能带走的物件。

与此同时,棺椁上也有一个小小的洞口,因为时间仓促,所以盗墓贼并没有过多关注棺椁。

但棺椁上有火烧的痕迹,他们刚开始应该想将棺椁烧干净,然后带走里面的陪葬品。

但他们忘了室内氧气稀少,在烧了一会儿以后,空气逐渐变得稀薄,有些呼吸不过来的他们只能将火灭了。

在现场,考古队还发现了一顶“官帽”,做工精美,保存较为完好。

可能是盗墓贼不认识,所以并没有带走它。

后来,在考古队员考察结束以后,专家们一致决定永久封锁曾国藩的陵墓!

墓中秘密,诡异无比

在考古队赶到现场的时候,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盗洞,无法让所有的考古队员进入。

没办法,只能将考古队中身形瘦小的队员派了下去。

于是,考古队员带着救生绳和必要物资下去了。

刚开始一切都很正常,他顺着墓室构造,一路摸索,来到了棺椁旁边。

他先是检查了棺椁的情况,发现只有一个小小的洞口,看样子盗墓贼没有来得及打开棺椁,又或者说他们打不开棺椁。

总之,棺椁里的陪葬品损失不大。

其次,他检查了墓室周围的情况,发现有一些翻动的痕迹。

一些比较大的物件并没有被带走,只有部分小物件被带走了。

可能是时间不够,损失并没有考古队预估的那么大。

检查完毕以后,考古队员就将腰上的绳索晃了两下,发出信号,让在外面的队员把自己拉上去。

可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无论他怎么晃动绳索,外面的队员都没有反应。

他突然有点慌乱了,就再次用力晃动绳索,还是没有得到回应。

他害怕极了,急忙跑到了洞口下方,开始向外面呼救,让他们将自己拉出去。

奇怪的是,依然没有得到回应。

过了好半天,绳索突然晃动,好像是外面的队员发出的信号。

诡异的是,里面的队员压根没有感觉,他甚至都不知道绳索动了!

他不停地在洞底摇晃绳子,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停止呼救。

大约片刻钟以后,外面终于有了回应,将他慢慢地拉了上去。

出了洞口以后,他询问队员为什么不回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把自己拉出来。

但是外面的队员却说没有接到信号,绳索并没有晃动。

两个人十分诧异,那自己的呼救是谁听到的?中途的绳索晃动是谁干的?

可能是太害怕了,队员立刻将相关信息报告了上级,专家知道以后,一致协商永久封闭曾国藩的陵墓。

为了威慑群众,他们更是发出强制性命令“一经逮捕,决不宽恕”,以此警告贼心不死的盗墓贼。

可惜的是,由于那时候的科学技术不够先进,所以曾国藩陵墓中被盗走的陪葬品无法追回,那些盗墓贼也没办法抓捕归案。

这件案子也成为了悬案,没有破案!

后来,也有人对专家的决策作出分析。

有的人认为是由于曾国藩陵墓的材料过于特殊,经过一次炸药,墓室结构已经有所损坏。

如果强行开采,必然会造成墓室坍塌,人员伤亡,陪葬品损毁。

为了保护陵墓整体,专家还是决定不开采陵墓。

也有人认为曾国藩的陵墓并不是真正的陵墓,而是一个疑冢,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所以专家们就放弃了开采计划。

当然,这只是不同人群的观点,不足以代表全部!

1998年,国家为了更好地保护曾国藩陵墓,就将其列为湖南省文化保护单位。

2000年,国家决定对曾国藩陵墓进行整修保护,但其墓室的构造比较特殊,用料也很精细,一时间难以购买。

而且,陵墓中的部分石材已经成为了当地村民的餐桌,或者是房板。

国家也曾派人去收回相关石材,都一无所获。

村民们不是要求高额赔偿,就是压根儿不卖,工作人员没有交谈的机会。

更糟糕的是,曾国藩陵墓周围基本都被开采出来了,或是成为了农田,或是成为了住宅地,抑或是成为了商用地。

一些商家打着曾国藩的名号,大肆开采土地,在周围修建旅游基地,接纳游客,开发项目。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藩陵墓被毁了大部分,基本失去了原本的面貌。

国家也曾想过进行拆迁保护,但是面临着高昂的拆迁费,他们只能将其暂时搁置。

现如今,只能在陵墓周边进行人为保护,防止过度开采带来的工程损害。

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重臣,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尽可能维护朝廷的统治,就连死前最后一刻,都在为朝廷考虑。

就是这样一位“天下第一正人”却在死后面临坟墓被盗的窘境。

原本,他是一个极度喜爱安静与和平的人,却在死后不得安宁,这也算是一种可悲吧!

当然,国家为了保护曾国藩陵墓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虽然效果甚微,但我相信,终有一天,国家一定会有一个万全之策,既能成全百姓的需求,也能保护陵墓的完整。

陵墓,它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死后的安居之所,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演变,是时代的见证者。

现如今,文化已经成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陵墓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盗墓贼的存在本来就是挑战国家法律,挑战民族文化的错误行为,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就置国家文化传统于不顾,这是万万不可的行为。

所以,遵纪守法,保护陵墓文化,而不是成为盗墓贼,去损害国家文化,才是正确的行为。

希望在国家的保护下,曾国藩能够在自己的陵墓中拥有一个安宁的归宿!

参考文献:夏远生.晚清重臣曾国藩墓侧记[J].百年潮,2008,(05):76-79.